第1078章 南来驿马送音尘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95 字 4天前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鄢懋卿继续解释此事,实情就是边商将所有的盐引都出售于内商,不仅是两淮以外运司的盐引,也包括两淮的盐引,这说明边商不仅放弃利润较低的非淮盐, 也放弃利润较高的淮盐。

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困守支并不是盐商分化的根本原因。

朱载坖问道:“那以少司马之见,是何缘由?”

鄢懋卿说道:“陛下,无他耳,权贵势要,把持盐场,边商不售引,则无盐可支,只有将引售于背后有背景的内商,他们才能支盐。”

归根到底,就是权力在作怪,为什么之前鄢懋卿总理盐政时能够将余盐银从六十万增加到一百万,因为那个时候,鄢懋卿手中握有一个利器,就是边商河盐。

当时在鄢懋卿的支持下,将两淮盐场的官盐分为河盐和堆盐,堆盐所有者是内商,河盐所有者是边商,两者是并行关系,并非边商勘合全部由内商收购, 而是由内商收购一半,另一半由边商亲自支盐赴掣。

鄢懋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支持边商,打破内商守支垄断,夺回部分支盐出场权利,边商亲赴盐场支盐后,行船至批验所河面,不用上堆排队,优先秤掣,然后照鄢懋卿所定价格售给水商,获取较高利润。

而此时鄢懋卿手上就有筹码了,鄢懋卿作为总理盐政,手上握有分配河盐、堆盐比例的大权,鄢懋卿正是以这个权力为筹码,和两淮盐商们谈判,第一就是增加边商直接支盐的数量,第二就是将两淮余盐银从每年六十万两增加到一百万两。

然后鄢懋卿狠狠地收拾了两淮盐商一把,当时仪真、淮安二批验所积有的150余万引堆盐,鄢懋卿下令令守支商人赴行盐地方自卖,就是就是不得在批验所转卖于水商,必须立即出银将这一百五十引盐买走,否则就要予以没收,仅此一项,鄢懋卿就是得银一百零一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