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超级视角本自具足无限之“能”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2074 字 17天前

注意,“视角”的“魔力”是非常强大的——“视角决定了视界”,所以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认知,而随着认知的发展,【对象】也在同步发展。

“客体化”是“物质性”不断发展、强化的动力源;“主体化”则是“意识性”不断发展、强化的动力源。而“客体化”和“主体化”皆源于最初的【分别】视角。

注意,“客体化”和“主体化”的发展越是进步,距离“一体化”的真相就越远。

在人类当前的认知中,“客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已经变成了一种几乎为所有人类所共同认可的“常识”。这种常识性的认知,具有巨大的力量。

“世界-视界”是“视角”的投射,有什么样的视角,就必然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分别】是不断发展的,【能量】亦随着【分别】的发展而发展。【分别】和【客体化】的发展,使得【能量】呈现出来的“相”越来越“粗大”——即物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分别】和【主体化】的发展,使得【光明】呈现出来的“相”越来越“浊重”——即对自我和世界的分别、执着、欲望、妄想的程度越来越深。

对【客体化】的【再分别】,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对【主体化】的【再分别】,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这即是世界和生命的“异化”。

各种不同的生命,以其内在的“光明”以及与之相应的“能量”异化程度的不同,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命体,体验着各种不同的生命宇宙世界。

但究其实质而言,“自我”和“世界”的对立仅仅是一种分别心导致的错觉,只是这种错觉时间太久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苦海”也正是这样造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我”和“世界”的诞生,使得生命从一体化的无限能量、无限光明中“脱离”了出来——虽然这种“脱离”是一种假象,但有什么样的视角就会有什么样的“视界”。“自我”是“孤立”的,生命本来具有无限的能量,但“脱离”导致了“自我”变成了一个微小的“个体”。

个体生命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撑,但连接能量源头的通道却被阻断——或者说被堵塞了。其实导致这种阻断和堵塞的,不是别的,只是根深蒂固的分别心而已——在这种强大的分别意识下,生命【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的内在深处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注意,“能量”如何呈现,完全取决于“心”——心,代表着主宰生命方向的深层认知——其实就是视角。“心”自己阻断了从源头获取能量的可能性,使得“生命”成了需要靠“世界”不断补给能量的状态。当补给的能量跟不上生命对能量的消耗时,“能量”就会快速枯竭,维持“自我”存在的各种条件就会迅速分崩离析,于是就产生了“死亡”。

为什么说“死亡”是“解脱”的良机?其实,“死亡”是【分别心】所创造的【个体生命世界】的全面崩溃,在“死亡”的过程中,“分别心”本身也会因为“能量枯竭”而消失。而“分别心”以及基于“分别心”建构起来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分别心视角”下的“视界”。所以,这一“视界”的消失,正是回归于“超级视角”本体世界的良机。

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分别心已经形成了一种顽固的习惯,这种习惯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惯性力”。当分别心消失的时候,生命会立刻重新融入无限的能量之源,处在完全一体化的“能”“空”状态,而“明”却被分别心的“惯性力”遮蔽了。

所以当生命像充电一样重新获得能量时,分别心的“惯性力”就立即同时获得了能量。于是分别心又开始运作——同时开始运作的力量其实不仅仅是分别心,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执着、妄想、习气。它们在获得了本源性的能量之后,再次开始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注意,这些因素越是强大,其回归本源进行“充电”的时间就越短——这意味着下一次的生命能量将会更快地消耗完毕——寿命变得更短。

基于此原理,通过某种方法创造一种条件,让自己重新恢复与生命本源性能量的连接,在有限的条件下补充部分能量,从而延长生命时间长度,就成了各种“长寿法”的共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