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几种特殊的观心视角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1267 字 12天前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找这个“在”,那也很简单,你可以自问自答:在吗?在!

你可以一遍遍地自问自答,同时仔细体会在回答“在”的这一瞬间里自己的整体状态——注意,是完全一体化的整体的状态——“在”的状态。

这种观法有一个要求:专注于观照此“在”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笔者第一次听说这种观法的时候,当下就明白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观心方法。因为结合平时的观照,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视角,立即就明白了此法的“殊胜”之处——其中的妙处真的是难以言说。

而且对于观修此法的修行者来说,一般而言,过往关于修行的知识了解得越少越好,否则很容易用各种各样的固有知识和观念去分析和评判此法,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真正的意义,只有在老老实实地如法训练中,才会慢慢地展现出来。

我们常说,大道至简。观照此“在”即是一种非常简洁、简单却又十分高明、高超的方法。

对于此方法,笔者在《观心实修》一书中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所以这里不再详解。而且此方法的精要在于实践训练,如何训练呢?专注于观照此“在”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所有的要点都在这句话里了,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多读读这句话。如果不知道怎么找到这个“在”,那就自问自答:在吗?在。如果不知道怎么观照此“在”,那就一遍遍地自问自答,同时专注地体会自己回答“在”时的整体状态。还有其他问题?那都是需要放下的妄想。想得太多,没有意义,如法去实践,去训练,慢慢的,其中的奥妙自然就明白了。

2)观照“此【在】”的第二个版本:现在,【在】现......

观照此“在”,第一个版本的口诀是:在吗?在。如果能直接以此口诀而契入,当然最好。如果感觉还是模模糊糊的,有点什么都抓不着的感觉,那么还有一个口诀可以参考——现在,【在】现......一边念诵,一边深入地体会。不管是哪个口诀,总体要求依然是不变的:专注于观照此“在”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3)观照此“中”

老子《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也是深藏奥妙的一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