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几种特殊的观心视角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1267 字 17天前

“中”在何处?中原人问别人是否满意的时候,常问“中不中?”如果对方满意的话,就会回答“中!”别说,这还真是一个寻找“中”的妙法呢!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找到这个“中”,那么就可以自问自答:“中不中?”“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观照此“中”,同样有个要求:专注于观照此“中”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可以说,中国文化即是“中”的文化,儒释道三家虽各有不同,但在“中”的智慧上却是一体相通的。观照此“中”,入此“中”门,方是真正的“中国人”。

4)观照寂静

观照寂静,是笔者经常推荐给朋友的一种观心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只要你观照到了内在的寂静,专注地体会它,就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寂静,直到与其完全融为一体。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在的寂静,指的不是平静的心情和感觉,因为心情和感觉是会变化的。寂静,处在更深的层面,而且它一直在那里,不会变化。所以对于寂静的观照感觉难以契入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引导,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内在的寂静。

注意,“在”是一道门,“中”是一道门,“寂静”也是一道门。它们都是“本体”的某一个面,而不是全部。只不过,寂静是更深的一道门。

对于观照寂静,笔者曾写了一篇《观照寂静自我引导流程》,也根据此文的内容录制了引导音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与观照此“在”和观照此“中”一样,观照寂静同样要求:专注于观照内在的寂静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

5)观照安祥

台湾的耕云先生有一套书,名曰《安祥禅》。最初接触到这套书是从雪漠老师分享的藏书中读到的,后来自己又通过网络找齐了“安祥禅”全套作品。对于这套书笔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