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几种特殊的观心视角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1267 字 11天前

4、几种特殊的观心视角

对于心的观照,除了传统观心法、视角观心法、观心像法等方法外,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观心如天空、观心如朗月、观心如荧幕等等,其基本原理皆类似于观心如镜、观心如水,所以不再专门阐述。但还有一类方法,与上述方法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其视角非常独特而且比较适合当代人,所以在本节就结合视角学的思想阐述一下这一类方法中的几个典型方法。

首先,我们始终要明白一点,视角不同,“视界-世界”就不同,方法就不同。所以,只要你能找到某种独特的视角,就可以围绕该视角构建出独特的方法。

另外,通过观照不同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发现,每一种视角所体会和体悟的内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这意味着什么呢?

说到这里,想起了之前读到的一句话【不可相信你的体悟】。一般就修行而言,我们会常说,不可相信你的六根,因为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各种对境,皆变化无常虚幻不实。所以需要打破幻相体悟真相。然而,【不可相信你的体悟】,“体悟”如果也不可相信,那要相信什么呢?

借由对不同观心方法的观照,我们就会发现,“体悟”的“视角”不同,“体悟”的“内容”就会不同。哪种体悟是对的呢?以视角学来看,不能用是非对错来判断,而只是视角不同罢了。因此通过深入地对比观照和体悟,就更加明白了视角学的核心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意味着,最终的“真相”其实是“不可定义的”,是“鲜活的”,是“无限的”,是“究竟超越的”。任何试图将“真相”固化下来的想法都是一种“妄想”,都是一种对“真相”的不明白——“无明”。

所以接下来分享的方法和体悟的内容,同样是关于“真相”的“某一个面”,而不是“全部”。借由这个“面”,我们先扫除所有阻碍此“面”显露的障碍,让此“面”露出来。然后我们穿透此“面”,以此“面”为门而进入那不可言说的“超级视角”、“无限之心”。

1)观照“此【在】”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名曰观照“此【在】”。

这个“在”是指什么呢?注意,这是一个实修训练方法,这个“在”是指这样一种“在”——

比如此刻您的朋友通过微信问您:在吗?一般来说您怎么回答呢?“在。”

而观照此“在”,即是将这一瞬间的“在”,变成一道门,进入此“在”,观照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