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琏这一番话,于书友先生,无异于醍醐灌顶。
他年过五旬,自认为这些年来一向对每一个学生都倾心教授,倾心帮助,让许多贫困的学生得以不致失学。十几年下来,他已经倾尽了家产,只为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
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也将是青史留名之人。
那些考上科举、做了官员的学生也曾反哺书院,但书友先生一向清高,每每坚决推辞掉。实在推不掉的,也都将那些钱补助给了穷苦学生。
读书人不爱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甚而,读书人就不该沾染铜臭气,就应该清苦,否则就是堕落。
但贾琏说到了“格局”。
而且是学生们的“格局”。
这两个字,如同一把利刃,让书友先生豁然开朗,去也直指他心里的痛处。
在他教出的学生里,绝大多数都是清流,但也有堕落的清流。
比如夏一清。
夏一清自幼父母双亡,唯一的叔叔也是穷得家徒四壁,对他更是极为不好。
但这个夏一清天生聪颖,给地主家放牛之时,顺便听了几句私塾里学生念书,竟然就会立刻背诵,七岁就能写出对仗工整、平仄有韵的七言律诗。
那时书友先生的书院刚刚设立,看夏一清是可造之材,便将他带至书院,让他免费读书,还免费供他吃穿。
夏一清自己也十分争气,一路过关斩将,才二十四岁就中了二甲第三名。
如此少年高中,本来会前途无量,谁料想,只过了三年,便被查出他在任上严重贪腐,以及各自行为不端,最终被发配戍边。
后来听与夏一清同年科考的欧阳微说起,自打鱼跃龙门之后,自幼清苦的夏一清便彻底迷失在了富贵温柔乡之中,为了尽快富贵,多贪享受,他一心捞钱,很快就断送了大好前程。
或许,这就是我没有教给他格局!
书友先生的脸上,明显现出了痛苦的神色。
他的心在痛。
.
半晌,书友先生才道:
“那……请教贾公子,如何才能打开格局?”
贾琏郑重说道:
“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