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奇的王震霆

虽然文采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打磨一下腹稿,那做出来的就更是锦绣文章。

他重重的咳嗽了两下,想提醒下自己的便宜女婿。

可秦朗现在正在用强大的记忆力答题呢,哪有心思搭理一旁人的动静。

脑袋都干冒烟了有没有。

‘《春秋》者,鲁史之名,寓褒贬于记事之中,微言大义,垂训后世。

吾宋承五代之乱,以文治国,重法度而轻刑罚,尊儒术而崇礼教。

观《春秋》之义,尊王攘夷,内修政事,外睦邻邦,此正我朝治国之要义。

故我朝当以《春秋》大义为鉴,内则整肃纲纪,外则和睦四夷,方能长治久安...’

这标准答案是王震霆加秦思妙,还有自己精心回答并修改的。

紧扣典故,绝对亮眼。

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文章跃然于纸上。

回答完毕,秦朗都开始隐隐期待起下一道题了,是不是还是王震霆猜测的题。

融化的雪水滴滴落下,秦朗把考卷阴干,放入牛皮袋。

到了他最熟悉的环境,吾去会周公去也。

直把巡考回来见此情景的孙启智气的够呛。

没办法,他这死样子女儿还爱死爱活的,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索性不看这让人来气的臭小子了。

吃午饭,吃完饭,秦朗甚至有时间站了会桩。

别人都在奋笔疾书,草稿纸上满满当当时,他在睡觉,别人在誊写时,他还在睡觉。

临近下午,忽然又是一声锣响,衙役又开始发卷了,这下把三天要考的卷子都印发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朗终于不无聊了,他揉了揉自己睡的发紧的脸颊,打开了策略题。

‘论我朝边疆防御之策,及与周边民族之和战之道。’

是了,一模一样,秦朗强忍心中的激动,这策论一做完就只剩下一门诗赋,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我大宋腹地辽阔,知礼守节,当以和为贵,以战为辅。

和者,通商互市,以安边境;战者,加强边防,以御外侮。

同时,当选拔勇将,训练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革者当摒弃杂念,提高武人待遇,令将士们晓大义,敢冲锋,获得自己应有的礼遇。

文能兴国,武能安邦,缺一不可,我大宋时至今日,已然成为跛脚巨人。

空有繁华而无守护的实力,如砧板上的牛羊肉,任人宰割。

扭转此等局面,非武人不可行,非强大军备不可扭转...’

他的卷子写的很直白,一个文人考试大书特书提高武人地位。

是的他又没有按照王震霆和秦思妙给他的标准答案去写,反而写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想说的。

因为他不止一次看到府军将士因为上下克扣,只能变着法的从百姓身上找补。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久了之后,那些将士就真的成了欺压良善的恶兵。

可他们明明是护家保国的利器,反而因为没人把他们当回事,变成了欺压内部的最大势力。

可一旦稍稍有人把他们放在心上,简单的奖赏就能让他们有质的蜕变。

这其中的缘由不由得秦朗不去深思。

所以他不吐不快,明明实力恐怖的吓人的宋朝,怎么就弱的跟狗一样。

打仗的打的啥,不就是经济嘛。

大宋的经济可谓冠绝历朝,可最终亡国确实让人深思。

有着精锐的甲胄,怎么就打不了胜仗。

还老是发生数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悲剧。

大宋的结局不该是这样的。

秦朗只想通过自己的试卷微微的发一分力,不多,引起一点点波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