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轩深知,资源到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要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各地送来的教育报告堆积如山,像一座座小山压在他心头。
报告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尤为突出。
有些地方,私塾先生甚至不识几个大字,却误人子弟多年;有些地方,虽然先生饱读诗书,却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启发式教学的能力。
新的教材发下去了,新的教学理念也推广了,但一些老先生却像老牛拉破车,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体系抵触情绪很大,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柏宇轩的压力巨大,如同肩扛千斤重担,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他想起地图上那个偏远的小山村,破败的私塾,年迈的先生,以及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半途而废。” 柏宇轩喃喃自语,揉着眉心,疲态尽显。
南诗雅见状,心疼不已。
她走到柏宇轩身后,轻轻地为他按摩肩膀,柔声说道:“我知道你心急,但欲速则不达。我们可以先挑选一些优秀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让他们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新的教学方法。”
柏宇轩眼前一亮,南诗雅的建议如同拨云见日,让他看到了希望。
“好主意!”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我们可以先在几个试点地区进行教师培训,总结经验后再推广到全国。”
说干就干,柏宇轩立刻拟定了一份教师培训计划,并挑选了几个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
然而,计划推行下去后,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一些老先生对新式教学方法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奇技淫巧”,不愿参加培训。
更有甚者,散布谣言,说朝廷要废除传统教育,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
柏宇轩看着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脸色阴沉得可怕。
“看来,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猛地将手中的报告摔在桌上,眼神凌厉,“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南诗雅担忧地看着他,轻声说道:“你要做什么?”
柏宇轩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柏宇轩雷厉风行,颁布了一条新的法令:所有教师必须参加新式教学培训,否则将取消教学资格。
此令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那些顽固的老先生们炸开了锅,他们聚在一起,纷纷声讨柏宇轩的“暴政”。
“岂有此理!我们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今竟被一个黄毛小子如此羞辱!”一个白胡子老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
“就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什么问题?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教的!”另一个老先生附和道。
他们联名上书,要求柏宇轩收回成命。
柏宇轩冷笑一声,将他们的联名信扔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