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杀母夺子的丑闻传遍整个宗室和满清贵族。
皇帝勃然大怒。
钱正源乃钱氏夫人兄长,有他的证词,再加上皇帝乳母温淑夫人留下的被裕太妃藏匿的密信,证据确凿。
太后只感觉这次事件来势汹汹,她竟没有时间反抗,布局。
一时间,她竟真的有些不确定,自己这次能否全身而退。
是她把皇帝抚养成人,是她教皇帝立身之本,也是她教皇帝做人的道理,她自认为对皇帝的脾性清清楚楚,无人能够离间她与皇帝的关系。
只是这次,钱正源遇袭,不慎坠马,好在有皇帝的人在暗中保护,侥幸捡回一条命。
娴贵妃在带来这个消息的同时,更为太后带来她的亲侄儿因参与赈粮贪墨一案被皇帝亲口下旨午门斩首的消息。
太后仍言之凿凿自己是为大清江山着想,娴贵妃却嗤笑一声。
所以就要她的阿玛背锅?
弘历的性子,祖传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太后如今被认定是他的杀母仇人,还以慈母的面目欺骗他这么多年。
更何况,娴贵妃暗中将太后授意她对皇贵妃动手的事禀报给了皇帝。
种种积压之下,弘历是绝无可能原谅太后的。
最终太后被赶到五台山为先帝日夜祈福,为钱氏夫人忏悔。
轻车简行,除了贴身伺候太后的刘姑姑,皇帝只留了几个小太监供太后使唤。
太后,非死不得回。
皇帝一意孤行,又确实是太后过错,若非看在太后多年的养育之恩,钮祜禄氏被废黜太后尊位也是有可能的。
宗室对皇帝的这个决定没有意见。
近日皇帝总是绿着一张脸上朝,这心情吧,忽明忽暗,时阴时晴,很不好判断。
朝臣们还是决定夹着尾巴做人,心中盼望着皇贵妃快些生育,最好生出个皇子。
大臣们发誓,他们才不会像某朝大臣一样不懂事,哪怕皇帝抱着新出生的小阿哥大喊“朕之第一子”,他们也绝对不会反驳,皇上说那是大阿哥,那他们就认定了那是大阿哥。
朝臣们的表情日渐谄媚。
倒是刚被提拔为户部尚书的富察傅恒,与皇帝拥有同款表情。
看着既痛苦又甜蜜。
总之显得十分诡异
这俩人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