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准备攻台

这是何等荣耀?郑芝龙做海盗那么多年付出极大代价,贿赂多少官员才混了个海防游击,那些道貌岸然的科班官员要不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从来就不鸟他,如今一下子土鸡变凤凰,连总督巡抚都要看他脸色,这背后谁都清楚,是郑家攀上了神兵卫的高枝,五军都督府都是谁?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这些如雷贯耳的大明柱石,现在海盗郑芝龙和他们平起平坐了,不是皇帝失心疯,就一定是受神兵卫青睐,而且受朝廷内阁重视了。

当然作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精郑芝龙更明白自己鲤鱼跃龙门,绝对是神兵卫真心在拉拢自家,当然自己就该投桃报李,所以神兵卫船只来往都是他第一要务,不但托郑鸿奎购买了几十尊红衣大炮,几千杆自生火铳,还特意通过葡萄牙人购买了几膄二手盖伦船,他清楚神兵卫即将对大员动手,壮大自己刻不容缓,尤其是北方锦州大战大捷邸报到达的时候,儿子郑森来信说又有几膄更大的海船要下水,那么南海大战就迫在眉睫,自己手下几万水军很快就有活干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仅仅几天后,皇帝圣旨来了,要他郑芝龙率领福建水师协同神兵卫收复大员,任命范小武为总理,自己为副总理,统一调度福建广东军队,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儿子郑森由于勤劳王事,直接被检拔为锦衣卫千户,连升三级,且在圣旨里明确要求今后收复大员后官员任命由郑芝龙最后定夺,变相提前把大员交给了他郑家,猪都看得出来,这是皇帝给的真正封疆大吏无上权力!

说白了,自从小气多疑的崇祯登基以来对边将就没有过如此大的恩宠,虽然还未封爵,但谁都知道那不过是早晚的事,这样的安排甚至超过了云南沐家,要知道沐家可是太祖高皇帝的开国功臣,远非他郑芝龙一个海盗可以比的,足见郑家祖坟上冒的青烟有多大!

郑芝龙自从和神兵卫暗中较劲,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收敛了很多,儿子福松,弟弟郑鸿魁的书信往来,加上自己在北方关系户的秘密查探,都清楚地表明,神兵卫真不是他郑家可以拿捏的,现在朝廷在神兵卫当一半家的情况下,给自己全家加官进爵,恩宠异常,也就再没任何理由和朝廷神兵卫对着干了。

于是作为南海王,他开始积极配合神兵卫南洋购粮的行动,大量船只被用来输送北方急需的货物,同时从神兵卫购入一些火器以充实自己的手下,一来一往凭着神兵卫和郑家实打实现银交易,迅速成为黑白通吃的霸主,连云南沐家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现在接到朝廷旨意要求他配合神兵卫收复大员,自然精神振奋,当年可是说好了的,打下大员,将由他们郑家实际控制大员,那可是一片大大的疆土,等于裂土分疆的藩王,不,比藩王权力大多了!

盘算了一下手里的上千膄船,能配合神兵卫大船的不过才几十膄,还是陆续从西夷手里买来的,而装配上红衣大炮的才十余膄,这些大炮花出去的银子老了去了,看起来威武,跟神兵卫那些速射神炮比起来还是差了几条街,可惜,好说歹说,神兵就是不卖这样的神炮,一门都没搞到,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儿子未来能指挥这种神一样的舰队。

手下的乌合之众倒是有近十万,但能真正称得上精锐的不过三万左右,这还是不停购买神兵利器装备下来的,收复大员,这些经过加强的整编海盗才是他能仪仗的。

郑芝龙仔想来想去,让手下这帮海盗头子凑了大小两百艘船,至于那些火攻船小船什么的一艘不要,有神兵卫出神入化的大铁船,带着这些凑数零碎完全多此一举,神兵卫说得对,他只要带足能占领大员的士兵就可以,一切由神兵卫挡在前面。

两百艘船,一万五千多精挑细选的精壮,外加大明自己凑出来的十多艘船带着千余卫所兵,登陆大员,抢占个滩头阵地应该足够了,福建巡抚张肯堂知道此次由神兵卫出手,打大员红毛夷,郑芝龙一两万人跟着,自己出个千八百人也算参与,胜则自己有功,加官进爵有望,败则有高个子顶着,这一千余人就是全军覆没了,那不过是淘汰了一千余张吃饭的嘴,几艘破船而已,无论如何能给朝廷一个交代,反正怎么算都不亏,所以就挑了几个沿海破烂卫所,由一个百般不情愿的游击带着,凑了个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津神兵卫,现在拿得出手只有十艘铁皮木船,另外五艘盖伦船,一共十五艘,海军经过这两年的训练,人数马马虎虎达到三千,但这次不可能全部带去台湾,装不下,所以一半留在天津随时准备支援锦州,一半被他装上船,当然里面有百余名现代穿越者,说实话,穿越者是真的没有太多训练有数的人手,放手给郑家也是出于无奈,台湾的面积太大了,即使郑家势力全部过去,也不一定填得满,最理智的措施就是得到一两个港口,作为将来下南洋的补给之地就可以,只能等到海军发展到万余人,才能和东西印度公司决战。

两个基地对于拿下台湾,的确是非常紧迫的,一个现代心理上迟迟不能统一的阴影作怪,一个是南洋运粮通道的需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辐射东南亚,不想再犯现代被南洋猴子各种刁难的错。所以锦州战事一显露出大功行将告成的迹象,立马就批准了范小武攻略大员的计划,本来还想日本武士集团带去,可遭到了穿越者皇汉们的反对,认为让这些嗜血成性的日本人去屠杀土着,实在有违民族大义,有郑家改良过的军队去心理上更能接受,而武士集团最好用来对付东南亚这些猴子,和西方白皮更合适,所以留在朝鲜的武士集团暂时就没被征调。

此时台湾有两股势力在争夺,分别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荷兰人先是在一六二四年和大明打了一次海战,被大明打败,然后退居台湾安平,建立了热兰遮和赤崁城两个军事基地,而西班牙人则占据了基隆,本来他们该在一六四一年八月火拼,由荷兰两千人发起进攻,攻打只有五十西班牙人三十菲律宾人汉奸一百五非洲奴隶两百人,拢共不到四百人的基隆守军,然后就是西班牙投降,台湾进入荷据时代,一直要到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才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