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力整改

十三道监察御史,弹劾内外文武百官;

巡按,中央临时派出去的地方监察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巡抚,协调,统领三司;

三司是地方行政机构,下面还有承宣布政使司,掌管行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锦衣卫。

后来洪兴又创立了影密卫,只不过影密卫的职责主要是暗中保护皇上,负责对外情报、侦查和暗杀等任务。

朝廷官员贪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欲壑难填,还有一个就是监察不严。

欲望这种东西,谁都无法去控制,所以洪兴给他们涨了工资,让他们兜里有钱,这样至少能稍微遏制一下他们的贪腐之心。

欲望无法控制,就只能依靠强有力的监察手段了。

明朝这一套监察体系,从上到下,就如一张强有力的大网,把从朝廷到地方的百官都网进去,谁也跑不了。

若有人贪污腐败了,洪兴也不随意杀人,毕竟现在劳动力那么珍贵。

直接送生产线。

目前南京暂时就一个“南京机械制造局”,此后洪兴还打算继续建厂。

除了机械,还有船舶,造纸,车马等等。

这么多的工厂,就业缺口非常大。

有了这些人填补空缺,既拉动了经济,又可以让他们学点技术,还不用发工资,只要给俩大馒头就行,何乐而不为呢。

下一步是朝廷赋税。

税收,是大明最重要的财政来源,没有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所以收回来的税,基本上以粮食为主。

可战乱多年,百姓死伤无数,很多田地因为无人耕种,基本都荒芜了。

洪兴借此机会,开始重新丈量土地。

那些被屠城的地区,洪兴也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填补。

可天下初定,丈量土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国民大工程。

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可想而知。

洪兴知道,此刻,正是改革的最好时机,如果等所有人都安定下来了,那时候再想动手改革,就太难了。

必须用强制手段,重新划分土地,重新洗牌,才能建立更好的秩序。

他效仿朱元璋当初普查人口的做法,把那些因受轻伤而未去前线打仗的士兵全部派出去。

让他们配合当地官员迅速划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