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舍北侧的正寝居中,陵游正逗着仔仔在竹榻上爬上爬下,玩着追赶的游戏。师父则在闭目养神,坐在床上练习自创的“十常养生法”。子芩叩门进来后,先是去摸了摸仔仔的脑袋,然后从布袋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和几只竹笔,剩下的连同布袋子一起放到陵游的床铺上。
“师父。”子芩拿着小册子和竹笔走向孙思邈。
“嗯。”孙思邈懒散地应了一声,抬起眼皮。
“喏,送你的。”子芩把礼物递过来。为了避免把方才给师兄解释过的话再说一遍,她迅速拿起一只竹笔在小册子上写起来。
“孙十常养生大法:”她一边写,一边嘴里念着,“‘一、发常梳;二、目常运;三、齿常叩;四、头常仰;五、津常吞;六、耳常鼓;七、腹常揉;八、面常洗;九、腰常摆;十、脚常搓。’搞定!”
孙思邈简直难以置信,难以置信的倒不是她又搞出的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而是她程子芩居然能把他自创的这套《十常养生法》完完整整的背下来。哎呀,真是太阳出西方,锦鲤天上游。难道这小丫头片子今天转性了?以前要是让她背个医书可是比登天还难,稀奇,真稀奇。
“是不是很好用?”子芩嘚瑟道。
孙思邈狐疑地点点头,接下小本子端详一遍,没想到她用这“竹炭笔”写起字来倒是比她写的毛笔字好看不少。“不错。时刻谨记为师的教诲,没有白教你一场。”
“师父,”子芩忽然面色严肃,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以后您可是要着写医书流传百世的。您把这本小册子和铅笔带在身边,可以在有灵感的时候马上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遗漏一些灵光了。”
“哦?是吗?”孙思邈尚未全信。
“嗯!”子芩肯定地点头,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以前就经常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自从有了记笔记的习惯,就好多啦!”
“唔。”孙思邈表示认可。确实人脑的记忆力不如笔墨可靠。“你是如何得知为师将来的着作可以流芳百世啊?”答案不重要,孙思邈主要是想再听徒弟嘴巴抹蜜一般地拍拍他的马屁。
子芩烂漫一笑,道:“那是自然。我师父是谁呀?那可是孙神医!就算是和扁鹊、华佗、张仲景一起‘码长城’,那也是一挑三的节奏,根本就不会虚的!”虽然孙思邈不懂“码长城”的另一个意思,但从他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可以看出,子芩的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她收了收口水,还是留点其他好听的话下次再用。“师父,您有没有想过将来您写的医书想用什么名字呢?”
小主,
“怎么?你有想法?”知徒莫若师,孙思邈给她这个机会。
“叫《千金方》如何?”子芩等不及想要推动历史的进展,毕竟她来了这么久了,还是要深入体验一下隋唐医学史的发展的。不然哪一天要是睁开眼突然穿回去了,论文的素材还没有收集够,那岂不是白来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