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
温言的心也在此番身心双重的进化中雀跃,于是语调不觉高昂了几分:"本性者,自先天而言之。清净圆明,混成具足。圣不加丰,愚不少啬者也……"
顿了顿,整理好了思路,继而道:"质性者,自后天而言之。生于形气之私,于是始有清浊厚薄之异……"
也不管浅草陌是否有听懂,温言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且夫二五变合,生人物之万殊,其问揉杂不齐,本于胎元受气之始。何者?"
又是自问自答,温言的老艺能了——
自无始以来至于今日,皆以情欲而正命本。逐境起念,遇物生情,熏习久矣。中间得气有纯驳,故嗜欲有浅深,莫不各借本然之性,以行其有我之私。
盖质性在人,非能自用。所以用者,皆借灵于本性。
"本性/质性……"
温言说得云里雾里,在浅草陌听来,却不啻于仙乐道音,扫除了诸多心头迷惑,但同样又滋生了更多疑惑。
见状,温言给她打了个比喻:"如豪奴孽子,借主人以号令也。"
浅草陌恍然大悟:"哦——"
真传一句话,如是而已。
温言微微一笑,自有一种好为人师的满足感油然而生,继续说道:"故常喻之,性则水也。落于气质,犹水之入于泥淖中也。决而行之,但见泥淖而不见其水。"
又看了眼好友,对方正一脸倾听的状貌,便笑问道:"泥淖岂能自行?"
浅草陌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不可,水行之也。"
温言欣然笑道:"然也,但水混于泥淖而不见耳!澄之之久,则清者在上,浊者在下。决而行之,无非水矣。此澄湛之功,善反之力也。”
语毕,一身真气已是尽数化作了玉液真元,光莹莹地在膻中气海中流转。
练气四段,玉液真元之境,成矣。
"原来如此——"
彻悟的感慨同时由温言与浅草陌二者口中发出。
"你……"
"你……"
二人一齐看向了彼此,忽而都笑了出来。
原来如此!
最近三章的金液玉液论/性命论/本性质性论相关内容,皆引用自明·陆西星所着《玄肤论》。玄肤者,言玄理肤浅,非精诣也,实乃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