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本性质性,炼性归元

这里的灵机被打上了扶桑人道的烙印,一旦大肆吸纳,修行者本人也将受到扶桑人道的潜移默化影响。

是英豪成就了不二高岭,还是不二高岭成就了英豪,这实在是一件难以分辨清楚的事。

至少此时,浅草陌就没有借用不二高岭地利来修行的念头。

修行者的第一要务,便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浅草陌作为扶桑国人尚且如此,温言就更不会贪图这一点灵机了。

开放不二高岭,任由全球修行者来瞻仰、纳灵,实在是一步高妙无比的棋。好处坏处都有言在先,剩下的,便是愿者上钩的剧情了。

虽然不打算炼化几用,只是体会着周遭澎湃的灵机,温言已经能感受到体内真气的活跃了。

这是一种源自于进化本能的渴望,是一种无法遏制的饥饿感。

心灵空间内,慧剑斩邪,水象沁润心灵,抚平了环境带来的悸动。

动静之间,自有新的明悟产生。

真气流转,似有一点点若有若无的气雾自虚无诞生。

此为——

真气如雾,真元之兆。

……

一切的变化都发生在微毫之末,便是身侧的浅草陌也一点未曾觉察到身边好友的异样。

二人攀登上了一处山头,迎着猎猎的山风,任由长发被吹动狂舞,浅草陌忽而转头看向了温言,问道:"温言,忍道四段,是为【静与动】,但我为什么一直静不下来?明明我很能忍的啊!"

温言站在浅草陌身旁,接受着高岭山风的洗礼,正有真气如雾,汇聚归元,宛若一滴小水滴,滴落在她的膻中气海之上。

水滴低落,虽是无声,但在温言心中,已是一阵惊雷。

浅草陌的问题,并不难回答:"忍不是静,静是心静,是性静,是不为静而人自静。"

静功的道理,境界到了便是到了,不到火候,纵使浅草陌再如何通晓新朝的文化道理,还是理解不了。

于是她追问:"心静我能理解,但性静又是什么呢?"

小主,

温言的心灵仿佛被割裂成了两半,一半默默关注着自身的真气归元,一半则在思考并回答着浅草陌的问题:"性静者,本性静,质性亦静。"

"……"

浅草陌:谜语人什么的,最讨厌了。

静下心来,顺着好友的话来思考,疑惑接踵而来:"在我的理解中,夫性一而已,何以有本性质性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