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5)

张公瑾原是王世充的部下,担任洧州长史一职。李渊建唐之后,张公瑾与洧州刺史崔枢一起献城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邹州别驾,后累迁右武候长史。

后来徐圆朗叛军攻陷楚丘,企图围攻虞城。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命崔枢、张公谨率领各州豪强作质子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尽管有人担心他们会叛变,但张公谨二人坚守虞城,使叛军难以攻破,最终撤军。这一事件让张公瑾开始受到关注。

小主,

2. 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李世民向张公瑾求取自保的办法,张公瑾的回答合李世民心意,逐渐受到器重。

武德九年(626 年),李世民对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一事犹豫不决,于是请人占卜吉凶。此时张公瑾从外而入,一把抢过占卜用的龟甲扔在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犹豫不决的事情,现在事情并无疑难,为什么还要占卜呢!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这番话让李世民下定了除掉李建成的决心。

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突袭,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斩杀。随后太子府与齐王府的人率军赶到玄武门报仇,张公瑾凭借臂力惊人,独自关闭大门,死守玄武门,抵挡住了他们的进攻。

3. 讨伐东突厥:

李世民继位后,张公谨升任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贞观三年(630 年),张公瑾上奏朝廷,认为可以讨伐东突厥,并列举六条理由,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认可。

原著小说网

随后,兵部尚书李靖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贞观四年(630 年),张公谨随李靖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漠北之地尽皆归属大唐。李世民大喜,封张公谨为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4. 英年早逝:贞观六年(632 年),张公瑾在襄州都督的任上因病过世,年仅三十九岁。李世民对他的离世感到哀痛,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贞观十三年(639 年),唐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郯国公。

程知节(589 年-665 年 2 月 26 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他是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他的主要生平经历:

1. 早年经历:

程知节出身东平程氏,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北齐晋州司马;父亲程娄,济州大中正,后追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他自幼骁勇,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 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投奔瓦岗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隶属四骠骑,分为左右,号称内军。程知节领导其中一军,受到李密厚待。

2. 辗转归唐:

公元 618 年(唐高祖武德元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将槊折断,杀了追兵才逃脱。

李密战败后,程知节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任命他为将军,待之甚厚。但因鄙夷王世充为人多诈,程知节与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数十人于武德二年(619 年)一起投唐,被任命为秦王府左三统军。

3. 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

程知节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每逢作战,常常举旗先登,因屡立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 年),太子李建成上向李渊进谗言,派程知节出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得到长久的保全,能做得到吗?知节有死而已,不敢离开大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