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但是在配给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冒了出来。

诚然,英国竭尽全力为民众供应食物,并竭力保证营养水平处于可接受的标准线,而不是大范围的营养不良。

全麦面包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英国民众对这种干硬的“爱国面包”并不满意,甚至获得了“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的绰号。

这一情况导致了英国民众购买“爱国面包”的热情有限,英国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各样的策略,甚至是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来鼓励民众食用这种面包。

另外,不列颠空战期间的损失也造成了许多人的流离失所,这些失去家园的可怜人显然无法自己在家烹饪食物,如何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英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开办食堂,这种餐厅是一种类似自助餐形式的餐厅,它能够为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生存所必须的饮食,而它的食物售价也很便宜,平均只需要一先令就能够让人获得一份不错的食物,包括烤肉、两份蔬菜、布丁、面包、黄油和咖啡。

当然,食物中的紧俏品不会超过每人每天的配给量,这种物美价廉的餐厅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实施了配给制度和管制策略,食物配给也显得短缺和不易获得,如何让民众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食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那时英国的口号是“没有牛肉的炸肉饼、没有糖的蛋糕和没有茶叶的茶”,英国的食品部长乌顿则提倡了“乌顿馅饼”。

这是一种由胡萝卜、芜菁、萝卜、马铃薯和燕麦片制作的食物,它的口感很是一般,民众也不是很喜欢,可在战争环境下已经难能可贵。

为了满足国内的需要,英国的主妇们还有一些额外的优待,她们可以获得额外的糖和购买来自西班牙的塞维尔柑橘制作橘子酱,这有助于英国人的营养摄取。

虽然这些看上去可行,可是橘子的供给却很成问题,其他一些不受管制的商品也存在问题,一旦这些东西受到价格控制来试图减缓消耗速度,那么这些商品就会在货架上迅速消失。

原因是这些东西都被转移到了黑市上。

战争环境的黑市交易十分猖獗,不法分子希望以此牟取利润,这也算是英国配给制度的一个小败笔。

必须承认一点,配给制度下的英国民众仍旧是不能丰富自己的餐桌。

战前曾拥有丰富食材的英国人,现在只能用少得可怜的食材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着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尽管在市面上鱼肉不在管制行列,可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和德国人的轰炸,英国的捕鱼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鱼肉的价格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昂贵,其中就包括了鲱鱼和鳕鱼。

蔬菜的种类稀少,胡萝卜虽然多的是,可其它种类的蔬菜就少了很多,柠檬和洋葱也总是难以获得。

可以说,如何保证口腹之欲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英国民众发挥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策略。

英国的农民们尽可能地开垦土地种植,或是利用上那些小块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用于种植各种蔬菜,比如说胡萝卜、芜菁、洋葱、萝卜等都在考虑之内,只要这些东西产量足够大和方便种植就可以。

城市中的英国人也一样,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自家的花园或是公共区域的土地,将其变成能够提供蔬菜的菜地,以此保证自己的食物供给是足够的,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肉类方面也可以通过养殖来解决,这也是当时英国人的一个共同认识。

在肉类被管制的当下,兔子被认为是良好的食物来源,因为兔子的繁殖周期短,成长周期快,所以很容易成为英国人的肉食补充来源。

英国也在多种刊物上教导民众该如何食用兔肉,这极大地丰富了英国人的餐桌。

饲养鸡和猪也是不错的肉食来源,尤其是母鸡可以下蛋这一点,帮助英国人规避了鸡蛋的配给管制。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德国人轰炸结束后,鸡鸣猪叫就在城市里不绝于耳,虽然不太和谐却也是当年英国人最熟悉的声音了。

如何节省食物也是当年的一个重要考量,用酸奶代替奶油作为糕点原料,用富含淀粉的土豆泥代替面粉熬汤,用蔬菜代替水果装点糕点,香草加黄油代替奶油都是常见的办法。

而水果方面则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毕竟英国的运力还是十分有限的,在1940年到1945年里英国的孩子就没怎么见过水果。

而胡萝卜作为一种蕴含甜味的蔬菜,则因为产量巨大而代替了水果,并且能够有效的补充维生素,这也算是当年的一个笨办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现在马里斯要做的,就是提前将远东的物资投入到不列颠群岛,让老百姓吃得上饭,自己也能大赚一笔。

不过这段期间,也是造成英国黑暗料理的原因。

后世去过英国的人都知道,冰冷的三明治,齁甜的蛋糕,裹了面糊炸得腻人的鱼,还有黑黢黢的布丁和马麦酱,构成了英国生活的全部。

不仅如此,所有的蔬菜都煮得软如烂泥,掺了海量奶油的土豆泥配一切。

在“吃”上,英国人的确不太讲究。

毕竟糖和面包,是曾经工业化下的没得选的日常

工业化和国际贸易,这是支撑起大英帝国的两个支柱。

随着17世纪英国航海霸权开启,18世纪纺纱机和蒸汽机的诞生,英国建立起了横跨全球的贸易网络,成为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其中一环,就是从非洲获取黑奴,卖到加勒比种植园生产蔗糖,蔗糖运回英国供英国人消费,再将英国产的工业制品卖到世界各地。

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制糖工业的发达,也让白砂糖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标准消费品。

糖的价格,也因此大大降低,消费量显着上升。

17世纪初,英国人人均年消费糖量才不过一磅左右,而到了18世纪末,已经增加到了7公斤。

而随着工业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一般家庭也开始能够消费得起糖来,糖摆脱了奢侈品的地位,登上了平民阶层的餐桌。

比如,配上从锡兰、印度进口的茶,加糖的红茶一时成为了从上至下都流行的食物。

但和英国上层阶级的所谓“下午茶”不同,工人阶级们消费茶的习惯更加简单粗暴一些——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他们会使用廉价的碎茶,加上大量的糖配出十分甜的茶来驱散疲劳,供给必要的卡路里,这也就是所谓的“high tea”。

直到后世,英国有些地方的方言依旧将傍晚的那一餐叫做“tea”。

搭配这种茶的食物,就比较简单粗暴了。

工人阶层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没有办法再进行耕作,所有的食物都必须从市场上购得。

在经济条件好的时段,他们可以吃得上南欧来的葡萄干、印度来的香料、爱尔兰农场供给的牛肉,还能喝上啤酒。

然而,当经济周期下行,物价上涨、收入降低,工人阶层就比较倒霉了。

18世纪后期,英国国内燃料价格上涨,城市里的工人们没有自己的地,也没法获取燃料来正儿八经做顿饭,连牛奶都喝不上。

这时候,工业生产的糖和糖浆就成为了唯一的救赎——起码甜味还是令人愉悦的。

面包也只能从量产的面包房获取,有了爱尔兰和北美的廉价小麦,喂饱一家好几口人不成问题,但口味的确是要牺牲了。

当买不起牛奶的时候,往粥上面淋一点儿糖浆可能会可口一点儿。

往面包上涂的那一层糖浆,也是好的黄油替代品……

一壶甜茶,加一片面包和糖浆,至少让人以为这还是一顿热饭。

茶能够抑制食欲,糖和糖浆取代了新鲜的肉、牛奶、黄油、奶酪与蔬菜。

就像后世的华夏,忙碌的人们无心考虑吃什么,重油重盐重口的外卖成为了饮食的主力,它们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味觉。

单调而“凑合”的饮食,成为了工人阶层的日常。

实际上,英国人确实不太擅长自己在家做饭,拥挤的城市贫民窟,可能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

而现在流行的“英国菜”,大多也不是什么“传统美食”,不少也要拜现代贸易所赐,解决的是填饱肚子的燃眉之急。

比如外面有一层酥皮、里面是肉馅的派(没错,在英国,“派”是咸的),本来是一种在街边售卖、便于手持携带的食物;

所谓“国菜”的炸鱼薯条,也是酒吧或者小食摊用报纸包好卖给人下酒的。

裹面粉炸的新鲜鳕鱼,要等19世纪冷链运输技术发明之后才流行开来。

所服务的对象,也都是一天疲惫之后需要打打牙祭的工人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填饱肚子是首要任务,而对口味的追求降为其次。

可是法国、意大利等等欧洲国家,不是也经历过工业化吗?为什么美食就这么丰富呢?

实际上,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业化,远不及英国这么迅猛和彻底。

一直到19世纪,还有相当程度的小农经济得以保留。

而在商业社会到来之时,国家和社会得以让小农经济以一个合适的方式参与商品交换,而不是向英国一样全都放弃自己的土地当纺织工人(反正英国凄风苦雨也没啥好种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便是“产地保护”,也就是国家用相应的制度给予在地的农产品一个认证,让农民们可以保留自己引以为豪的传统,且卖出去之后有利所图。

比如法国的AOC。

其实法国的各种产物,例如奶酪、鹅肝酱等等,都有这样的产地保护,这样一个村里“祖传的口味”就能得以认证且保留。

意大利着名的帕米森奶酪,其得名就是产地叫Parmesan。

虽然英国也有类似于萨默赛特的苹果酒这样的产地认证,但是远远没有意大利和法国这样深入人心,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和资本投入也要少得多,来自平民阶层的“美食”也就无从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