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宝山已经逝世了,逝世时,葬礼花费不过四万两白银,这四万两还不是在他的遗产里拿,而是他的长子自己当买办赚出来的,他留下的遗产相比于他在魔都的名气,真不成正比,基本没剩多少真金白银了,都做慈善了。
作为同等级的巨商,四万两的数目不过盛轩淮葬礼花费的七分之一不到,但葬礼参加人数之多(五十万民众自发送行),路祭队伍之多(36处),当政者之重视(租界第一条以华夏人命名的马路叫朱宝山路),都是空前的!
可以这样说,盛轩淮的葬礼和1931年地产大亨哈同的葬礼都是钱堆出来的气派热闹,而朱宝山的葬礼是用他的影响力体现出来的绚烂!
在这个洋人说了算的特殊年代,朱宝山为何有如此影响力?这要从他发家轨迹和为人处世说起。
朱宝山生于定海一户gwy家庭,其父是从军的,混到定海游击的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团级干部。
本来家境很好,没想在朱宝山13岁时,其父忽然患重病死了,家道中落。
朱葆三14岁时,他的母亲无奈只好把他送去魔都当学徒。
因为近水楼台,当时定海籍的年轻小伙为了出头天,许多都跑去魔都当学徒,跟后世去上大学差不多。
不要小看去魔都当学徒,那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去的,至少你在魔都得有熟人给你推荐担保。
所以他爸生前没攒金攒银,倒是攒下了这点人脉关系!
好比上大学的人多了,后期能不能混出名堂还要看各自的机灵劲,看各自的悟性,当然更要看各自的运道!
想出头天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
后来定海帮赫赫有名的几个大佬都属于运道不错,出门遇贵人款的,比如五金大王叶灯中,航运大王虞恰青等。
朱宝山14岁来到魔都一家叫协记、经营五金生意兼营进出口贸易的商行当学徒,从最低级的打扫卫生,给老板和老板娘倒夜壶做起。
但成功人士总是有闪光点,他年纪轻轻就观察到在当时的魔都,要想做大生意,就要跟洋人做,而跟洋人做生意,你不能指望洋人来跟伱讲中文,所以要学会英语才行。
可初来乍到,他没什么收入,去上夜校专门学英语学费要3毛钱,他负担不起。
但脑袋瓜好使的他独寻捷径,把辛苦所得的月规钱都给了家境比较好的学徒,让那个学徒去学英语后回来教他。
这种一举两得的事,别人自然乐意。
就这样,朱宝山靠着学这种不地道的“洋泾浜”英语,再加上自学语文、数学、珠算、记账、商业尺牍等知识,虽然没有受系统学习,没有名家指点,学得并不出色,但能力学识在那个年代已经把其他学徒小伙伴们甩开几条街远了。
因此深受惜才的老板赏识。
所以什么时代懂得自我充电学习都是不过时的良好品质!
仅仅花了六七年朱宝山就从学徒—跑街—总账房—营业主任,一路飙升做到经理的位置,其人生攀爬速度不可谓不快!
此后十年,朱宝山兢兢业业做着他的职业经理人。
等到老板过世,少东家不想继承家业,关门大吉。
朱宝山用平时省吃俭用的积蓄另立门户,开了一家叫慎裕的五金店。
熟门熟路,老客户就都跑来跟他继续往来做生意!
从朱宝山的创业经历来看,发现一百多年后,有一个潮汕籍的香江年轻人跟他有惊人相似的发家轨迹,这个年轻人后来成为了香江首富。
如果朱宝山的成就止步于此,那么他好好经营这家慎裕五金店,将来也可以跟以前赏识他的老板一样,成为殷实的商人。
可是朱宝山命中注定不止于此,他有大格局!
朱宝山用他的为人处世:诚信、重义和轻财结交了大量知己人脉,其中有两个人,为他的不断崛起,登上巅峰,起到了至关重要、推波助澜的作用!
朱宝山初期投入的资本不多,他没有沿用协记“多种经营”和“守株待兔”的经营方法,而是改变了经营方法,一是从小五金变为专营建筑大五金;
二是改变销售方式,他主动出击,联络大的建筑企业批销商品,同时实施薄利多销;
小主,
三是信奉传统道德,以诚待客,以信服人。
朱宝山看重人才,“慎裕”挂牌不久,听说有人名叫顾青川的精通账务,德才兼备,于是马上通过熟人聘请他为“慎裕”总账房,掌管全店帐务。
此后,店里银钱进出从无差错,后来这位总账房的儿子还成为礼部尚书。
店小生意大,不到二三年就红红火火,一年要做几十万两的买卖。
“慎裕”开张5年,建筑五金行业竞争加剧,朱宝山发现国内机械生产正在兴起,立马转型做进口钢铁、钢管等原材料和大型五金机械的贸易生意。
他采用与众不同的“先销后购”的经营方法:先开国内订货会,拿到了订单再向外国下订单。
这样,他进口的每一批货都及时销出并结清货款,外国采购商也乐于给他优惠价。
朱宝山名声大振,跻身于魔都重量级商人的行列。
朱宝山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领悟到经商必须要靠人,就开展主动多次朋友,更喜欢结交成功人士,他的朋友圈有清朝官员、外国领事乃至隔命人。
企业家叶灯中就是朱宝山结交的一个挚友,他经销美孚汽油赚了大钱。
朱宝山一边和他交朋友,一边琢磨他的成功之道。
1880年的一天,叶灯中要朱宝山将“慎裕”从新开河搬到他新买的位于闹市区四马路的大楼。
朱宝山喜笑颜开,欣然从命。
他乔迁新居后将五金店的名称改为慎裕五金商行,新店的气派让朱宝山的身份更上一层楼。
朱宝山恪守信用讲义气,乐于助人,这成为他的金字招牌。
有个定同乡王某请朱宝山介绍工作,朱宝山对他并不熟悉,就问他“能够做什么”,他回答“有力气,能挑担”。
朱宝山送他300金。那人开了水果店,生意红火。
凡是同乡在沪经营开业,朱宝山常常为他们作担保推荐,甚至为人陪保损失巨万也在所不惜。
有人向朱宝山借钱创业他都借,只要二年过后不来还钱,到了每年大年三十,他就会叫出自己的儿子,当着他们的面把二年前的借条撕毁烧尽。
“二年了,还不能来还钱的,说明人家日子也不好过。”他解释道。
为了诚信讲信用,给宝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朱宝山好友袁树升任苏松太道时,急需一个担任道台衙门的会计员兼出纳。
朱宝山知道后忍痛割爱,将财务总管顾青川推荐给他。
后来,清政府责令各口岸将海关关税收入交给魔都,由苏松太道袁树负责洋债赔款。
这笔赔款数量巨大,平时都分存在各银号及钱庄,每笔巨款存放在哪个银号和钱庄,都由袁树说了算,而袁树都听从朱宝山的意见。
1901年夏天,每天清早,朱宝山慎裕五金商行人声鼎沸,各大银号钱庄的经理或老板纷至沓来,竞相等候朱宝山放款。
朱宝山与他们谈生意,态度平和,处置有道,袁树与金融界对朱宝山的人品与才能称道不已。
当时,朱宝山说一句话比道贴出去的公文还管用,市面上渐渐流传“魔都道一颗印,不及朱宝山写封信”的话。
朝廷重臣盛轩淮筹办华夏第一家近代银行华夏通商银行时,在金融界找一个头面人物担当总董,找来的找去找不到合适人选,情急之中,有人向他提议朱宝山。
盛轩淮赶忙向各大钱庄询问朱宝山,没想到一致称贤。
盛轩淮喜出望外,邀请朱宝山担任华夏第一家银行的总董,这事成为魔都轰动一时的新闻。
英商平和洋行大班是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他在1890年拜访朱宝山,聘请他担任他洋行的买办,朱宝山应允了。
那时的买办社会地位很高,是受到领事保护的。
朱宝山很少离开他的“慎裕”去洋行办公,洋行大班有时登门向他求教,只有到了圣诞节前夕,朱宝山才去给洋大班贺节。
朱宝山生意越做越大,连续十多年,他向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等领域全面挺进,先后独资或合资创办金融、航运、公用、工矿等30多家企业。
他投资或参股创办的金融企业有通商银行、实业银行、四明银行、华安保险公司、华兴水火保险公司和华成保险公司等;
交通运输业的企业有宁绍轮船公司、长和轮船公司和法商东方航业公司等;
属于公用事业的企业有华商电车公司、定海电器公司和内地自来水厂等;
有工矿企业,有绢丝厂、华商水泥公司和第一呢绒厂以及马来亚吉邦橡胶公司等等……
这个时候,朱宝山攀登上了他人生的第一座高峰,成为一位经常见诸报端的“海上闻人”。
比起自己本家的实力,朱传仁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重点不是另一个朱家实力有多强,而是朱老五找上了门,他想要在新成立的华商总会谋求一个职位。
所谓人走茶凉,虽然朱宝山生前广结善缘,朋友遍地走,实力也雄厚,可人死如灯灭,朱宝山一走,朱家不说分崩离析,也差不太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他生前结交的那些朋友,看在过往的面子帮你后代一次两次,却不会无限制的帮下去,这就是问题,以至于朱老五走投无路,拉下脸找朱传仁这个小辈帮忙,也算把他老朱家的脸丢尽了。
朱传仁一看到他就想起了闫瑞生案,在朱传仁看来,这小子可是背后主谋来着。
两人聊了一阵,朱传仁始终没松口,最后还是朱老五自己绷不住了,主动以合理的价格,将自己在定海银行的股份卖给朱传仁,才换得华商总会副秘书长的职位。
朱传仁也借此杀入了金融界,资本的尽头就是金融,朱传仁的实业买卖已经够多了,没必要继续扩张,一是他手头人才不多,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去管理。
而杀入金融界,也能帮助他更好的控制魔都华商总会。
摊子铺的太大,一旦疏忽管理,到时候再想弥补都没机会了。
只能说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如果不是朱老五主动登门,朱传仁想要借机杀入金融界,难度还真挺大。
这个年代的金融可不比后世轻松。
外国公司发行股票后,华夏公司也开始发行股票。
先后发行股票的华夏公司有: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
1909年,华夏股市已经非常成熟了:股票种类齐全;发行股票的行业齐全…
1910年前,华夏的股市很繁荣。
为什么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