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张一波一家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可以发现,张一波是家中唯一拥有一件没有补丁衣物的人。他的孩子们则穿着一件件传承下来的衣服,老大穿不下的给老二,老二穿不下的再给老三,如此循环往复。
而在苏联,工人的生活水平显然要高出许多。就比如现在,列夫带着家人来到三楼,为两个儿子挑选了一套铁皮火车玩具,为两个女儿选购了一套洋娃娃。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欢笑,列夫又为妻子添置了一双东德制造的全新皮鞋,据说是仿照巴黎的最新款式。
妻子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列夫这才想到要为自己买点什么。比如说伏特加。这张伏特加的票是列夫替工友顶班得来的,显得尤为珍贵。
“同志,这是您的伏特加。”售货员核对了钞票和伏特加票后,递给列夫一瓶包装精美的伏特加。
列夫的笑容如同孩子般纯真,而他的孩子们则眼巴巴地趴在柜台边,望着商店里的其他百货食品,如巧克力和奶油蛋糕。目前苏联对民生用品实行敞开供应,如面包、黄油、棉布等,但对于奢侈品则采用配给制度,比如伏特加、啤酒,以及巧克力和奶油蛋糕等。这些奢侈品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却能为人们带来纯粹的享受。
妻子拉着孩子们说:“小家伙们,家里的副食品票不够了。下个月爱莲娜过生日我们再买奶油蛋糕好吗?”孩子们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我们去华夏区看看吧,那里偶尔会卖一些不需要凭证的副食品。”列夫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提出了建议。现在的华夏除了生产日用品外销苏联外,一些副食品也进入了苏联市场,以赚取外汇。最常见的就是容易保存的糖果。虽然华夏产的糖果口味较为单一,甜度也不及苏联自产的高,因此在苏联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但由于无需副食品票证,这些糖果在苏联仍有市场,作为苏联糖果的替代品。
孩子们显然已经习惯了华夏糖果的味道,对华夏的副食品显得兴趣缺缺。刚走到拐角处,列夫的儿子就看到了一座由瓶子堆成的小山,足有一米多高,上面的标志显示着华夏可乐。“爸爸,看,是可乐!”列夫的大儿子指着副食品区角落的一些饮料说。
这些饮料采用玻璃瓶包装,瓶身上印有与周围环境不同的图案,是红墙绿瓦的华夏风景。包装上还用中苏双语印着“山海关可乐”的字样。让列夫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些可乐的包装远超这个区域内的其他苏联商品,甚至比苏联自产的伏特加包装设计还要精美。
列夫拿起一瓶可乐,发现背面的标语小字居然是不同的。他和妻子低声交流:“真不可思议,华夏能生产这么漂亮的商品了?”妻子也附和道:“是啊,完全不像华夏人生产的呢。感觉比东德的产品还要精致。”
而列夫成为了国家大百货商店第一个购买华夏可乐的顾客。在华夏购买可乐的时候,一些在副食品商品区挑选商品的苏联人注意到了他们手上包装精美的可乐,好奇地询问列夫一家是在哪儿买的。得知是华夏生产的可乐后,不少人出于好奇心而掏钱购买。
第一天国家大百货商店的可乐销量平平,只有一百多瓶。对于这幢五层高的百货大楼来说,这点销量微不足道。然而第二天,可乐的销量仿佛在一夜间被引爆,当天直接卖出了三千瓶。第三天,国家大百货商店的门口早早地排起了长队。原本这种排队的人群应该是去抢购香肠的,但他们今天却纷纷涌向副食品商品区。
“可乐同志!我需要可乐!”“十箱,给我十箱可乐!”“你们有多少拿多少,不要管我有没有钱。我是标准拖拉机厂的采购员,我买可乐是给工人们发福利的。我们厂子有五百号人,给我准备至少五千瓶可乐!”可乐,更多的可乐,更多更多的可乐!楼层干事谢尔曼觉得这群人疯了。但更疯狂的事还在后面。
一群穿着军装的战士也冲进百货商店。“可乐,请给我们准备两百瓶。”他们找到了楼层干事谢尔曼。谢尔曼不知道他们的来路,他们给谢尔曼看了证件,原来他们是保护苏联元帅的警卫连!朱可夫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