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极度恐惧

武试,历朝历代并不常有,却又不可缺少。

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以武取士的办法。《国语》中有“射御足力则贤”的记载,射箭和驾车(御)等武艺技能被视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

而,武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为了选拔军事人才,正式设立了武举考试。

昔日武则天乃千古女帝,今日沈安若虽不是大襄前所未有的女武将,却也是声名最盛的存在,甚至超越了镇西大将军曹杰逾和镇北王齐麟。

她虽身怀六甲,却英气不减,加之六大女将身着重甲伴其左右,势头更是气派夺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萧文景并没有以天子的身份露面,而是以陪审官的身份在齐麟和方万霆连同一众武将的陪同下进入的校场。

“大襄的武士们,本妃很开心能看到你们,武举旨在为大襄选拔武将,而武将也多在现役军人中产生,按军功论之,所以,武举不像文举那般每三年一开。”

“你们当珍惜这次机会,此次武举夺魁者可直接任命为将领,或镇守一方,或守卫边疆,这也是普通士卒需用十年甚至一生才能达到的高度。本妃有幸成为此次武举主考官,本妃会力求公平公正,绝不容忍任何下三滥的手段和徇私舞弊行为。倘若有人刻意打破规则,本妃定不饶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声落,喝彩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大有将手掌拍烂的意味。

片刻后,传令官高喝:“签生死,命由天。第一项,谋略;第二项,骑射;第三项,马枪;第四项,才貌;第五项,比武论高下。”

各方百姓本就想一睹镇北王妃风采,加之文试刚结束不久,还未发布皇榜,四方才子更是将校场围得密不透风。武试刚开,已是高潮,每位武士出场后也皆成亮点。

直到第五项时,一些百姓甚至上房揭瓦都要一睹痛快,方莫也以一手快剑很快占据优势。

随着传令官再次高喝“霍飞,败阵”后,校场正中已只剩下方莫和庞博然。

这时,齐麟已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第二个“顾念”或许不是方莫,也极有可能是那位名叫庞博然的男子。

可他并不了解庞博然的字迹,也无法确定庞博然的文试文章是否入围,但,他却充分体会到了“人不可貌相”。

——谁能想到,庞博然竟习得一手玉笛功法,这功法难辨出处,却着实厉害。

“这江湖中使用玉笛的门派还真不多,能用玉笛伤人者也是凤毛麟角。没曾想今日得见,竟这般凌厉...不知莫儿能否应对...”

方万霆已忍不住低吟,他的声音很小,却也足够清晰。

因为,如此激动人心之刻,人们无不屏气定眸,拳头紧握。

“朕还是看好令公子的…方莫公子出身名门,在云阙门中也习得了一手好剑法。朕还听说方莫公子的师父杜芸卿现已是武林盟主,这杜芸卿虽是位女子却也巾帼不让须眉呀。”

齐麟含笑,插嘴道:“陛下不知的是...方莫对那杜芸卿早有爱慕之心,杜芸卿也立誓非方莫不嫁。”

“哦?”萧文景,诧异道:“竟有此事?”

“陛下你看...”齐麟抬臂侧指,“在六大女将身侧的便就是那杜芸卿,她若站在别处还真不好认,可她一身素衣偏又站在身着重甲的六大女将身侧,这就不免显目了。眼下,本王倒觉得杜芸卿比我们的太尉大人还要紧张,保不齐一时心急还要替方莫亲自上阵呢...”

萧文景闻言灿笑,也不禁瞥了方万霆一眼,“方卿,不知你如何看待这门婚事呀?”

方万霆支支吾吾道:“这...这...陛下,我儿之师虽是难得的女中豪杰,却终是个江湖人,又怎能与我儿相配呢?微臣,倒是想请陛下为我儿指一门婚事。”

齐麟,哼笑道:“没有身为江湖人的杜芸卿,又哪会有方莫今日的成就?太尉大人这话...可就有点卸磨杀驴的意味了...”

“陛下,这方万霆可不是个好东西,连自己儿子的师父都容不下又岂能做到爱兵如子呢?”

萧文景再次大笑,“大哥...你这可就有点“人身攻击”了,这门第之见自古有之,方卿有此顾虑也属正常。只不过,朕倒觉得这杜芸卿不错,光是仪态就已然远胜众多女子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身为天子既要保持该有的气度,就只能点到为止。

齐麟很清楚萧文景不会放任杜芸卿不管,方万霆也绝不会不要这个身为武林盟主的儿媳。说到底,江湖势力也是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谁又敢轻视任何一个江湖人呢?

“本王突然想开一场赌局,若方莫用杜芸卿所教的剑法夺下了武状元,本王不介意亲自为方莫和杜芸卿办一场盛大的婚礼。可若方莫输了,那本王就娶了杜芸卿,即便杜芸卿不愿嫁与本王,本王也会为其另择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