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出秦岭到潼关

在那浓厚的雾气之中,柔弱但充满生命力的小麦苗,宛如新生婴儿般,逐渐伸展出它们稚嫩的头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地也因此开始透露出丝丝绿意。这片土地,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孕育着生命的希望。

自从1939年中条山保卫战获得胜利以来,日本人的触手暂时缩了回去,相对于其他的战区,在1940年,陕西、河南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而其他地方的战场形势是:1940年4月9日,德国出兵占领丹麦,突然袭击挪威,击退英法远征军后,迅速占领挪威全境。此后,德军入侵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英军退出欧洲大陆。

德军在欧洲战场取得的优势,刺激了日本迅速征服中国,以便出兵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欲望。

5月10日,日本陆军省制定《以昭和15、16年为目标的处理中国问题策略》,企图在1940年底以前,全力迅速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屈服。于是,日军对国民政府展开政治诱降,并加强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

5月,日军发动枣宜作战,随后又在广东发动良口作战,对中国政府施加军事压力,企图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

5月18日,日军升级对国民政府大后方的战略轰炸。为封锁中国,日军趁英法在欧洲战场遭遇失败的时机,迫使英法封锁中缅、中越国际交通线。

6月20日,法国同意全面封锁中越边境,准许日本军事人员入越监视对华禁运情况。

7月12日,英国通知日本同意关闭滇缅公路。随后,香港也开始禁运。日军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使国民党内一些人产生动摇,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

7月22日,八路军为了彻底打破日本鬼子对敌后根据地的“囚笼政策”,粉碎敌人的绞杀阴谋,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

《战役预备命令》分析了全国抗战形势和华北的战局,指出此次战役的重大政治意义,进而根据华北各根据地的态势,要求八路军各参战部队趁日军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机会,大举破击正太路。

同时要求晋察冀军区派出10个团,第129师派出8个团,第120师派出4至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总共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的破击战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反“扫荡”结束,共历时5个多月。期间,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12月10日公布,在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人。

由于潼关和中条山的战事已经逐渐缓解下来,金振国等来自汉中地区前去参战的军官和士兵们也就不再急于赶路了。

他们乘坐着胶轮马车,一路缓缓前行,离开了西安,朝着潼关进发。

对于这群从未离开过汉中小盆地的山里娃而言,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目睹如此平坦、广袤无垠的平原景观。

当他们站在骊山山顶俯瞰整个关中平原时,那片辽阔的田野在蓝天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蔚蓝的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般笼罩着这片弧形延展的广袤大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

此时此刻,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球竟然是一个圆形的球体,而天空则像是被扣住的一个巨大锅盖!

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美景,金振国等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样美丽的祖国河山怎能轻易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呢?他们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扞卫这片土地的尊严与安宁。

还有那西岳华山,以其雄伟、奇特、秀丽和险峻而闻名于世。

华山的山峰峻峭挺拔,如同一座座巨大的天然雕塑,令人叹为观止。山间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登上山巅,俯瞰群峰,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豪气顿生。

华山的栈道高悬于绝壁之上,惊险刺激,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勇气与智慧。

一辆破旧而摇晃的马车,缓缓地行驶在连接着十三朝古都与潼关的古老官道之上......

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金振国坐在马车上,思绪渐渐飘远,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幅历史的画卷。

他仿佛看到了汉武帝率领庞大的车队,封禅泰山的壮观场景;

看到了隋炀帝意气风发地前往东都洛阳,展现盛世的辉煌景象;

看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乘坐华丽的香车,前往骊山享受温泉的浪漫情景;

也看到了安禄山和黄巢燃起的滚滚狼烟,战乱中的烽火连天;

还看到了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纵横驰骋的身影,以及日本鬼子的轰炸机在天空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