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出秦岭到潼关

收到金振国等几个人到前方部队的作战申请书后,作为最高宪兵司令的祝绍周开始有点诧异。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能够当上一个地方警察部队的头目,那简直不要太舒服,也太有面子啦!

在自己家门口当官儿,这多好呀!对码头熟悉得很,周围的人也都是知根知底的。

打着维护治安、安抚民众的旗号,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地方事务,想怎么敲诈勒索就怎么敲诈勒索,想怎么欺压百姓就怎么欺压百姓。

不仅如此,还能时不时地收到大把大把的银子和钞票,更有美女和鲜花相伴左右。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冲锋陷阵了,这岂不是美滋滋?又有谁会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呢?

本来,他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看重金振国的,但却不知为何,他们二人之间始终都隔阂着一层薄纱一般。

这个小子似乎也总是刻意地与自己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总是显得有些皮里阳秋、不远不近的样子!

既然如此不懂得知恩图报,那干脆就响应国家的号召好了,把你们这些人送上前线去!

反正你那个副营长的官帽好歹也能值一百个大洋呢。蚊子再小它也是肉啊!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就在金振国和其他几个愣头青的申请书上面龙飞凤舞地签下了大大的“同意”二字!

临出发之前,金振国回了一趟他的老家---和平乡韦家山村。

自从他被提拔成为少尉参谋之后,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不仅保长金老六时常登门拜访,就连那些平日里不怎么来往的亲戚们也开始频繁走动起来。

每个人都满脸笑容地夸赞着说:“你们金家可真是出了个大贵人啊!”

一时间,原本冷清的家门变得热闹非凡,宾客盈门,简直和从前有着天壤之别。

回想起自己曾经沉迷于鸦片,导致家业败落,不得不变卖家产甚至抵押房屋来维持生计的时候,又有谁会向自己伸出援手呢?

哪怕只是一丁点的帮助也好啊!如今却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周围的人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让他深刻地领悟到了《菜根谭》中的那句名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于是有些平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见都没见过面的亲戚也经常找上门来,他们或是亲自拜访,或是托人捎书带信,想尽办法请求他帮忙处理各种各样琐碎复杂的家事。

面对这些无穷无尽的麻烦事,金振国感到十分烦恼和疲惫不堪!

在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事情之后,金振国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实行的“异地为官”的官僚管理体制其实还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官员在本地任职时受到过多人情世故的干扰,从而保证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客观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而这也正是金振国不想继续留在汉中担任他那个所谓的宪兵营副营长职务的原因之一!他渴望能够远离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儿子金先明书读的很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两个女儿开始学习手工针线活了 ,小脚媳妇金张氏把家里面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一切都让他可以放心的离开家乡,奔赴战场了!

和他一起离开汉中,前往关中的还有他的老朋友, 一排排长陈茂德。

他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王耀武将军 51 师曾经走过的行军之路。这条路崎岖不平,但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一路上,他们穿越了褒斜栈道,仿佛能够听到古代军队行军时发出的阵阵脚步声。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硝烟。

接着,他们来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马道。当年,萧何正是在此处追逐韩信,才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如今,这里只剩下古老的石路和悠悠的风声,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

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张良隐居之地——紫柏山。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站在山顶,俯瞰着周围的山峦,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张良在这里静心修炼,思考天下大事的身影。

最后,他们翻越了柴关岭的山脊,进入了秦岭北坡。

柴关岭地势险峻,峰峦叠嶂,自古以来就有着“到了柴关岭,如同到北京”的美誉。站在山顶,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观,也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深感敬佩。

这一路走来,他们不仅领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这段旅程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

公元 1940 年的春季,古老的关中大地已经承受了连续两年的战火摧残与整个冬季的严寒折磨,但它并未屈服,而是顽强地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