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是枣树和葡萄吧?挺好的,院子里种枣树不咋遮光,寓意又好,到时候真结了枣子能吃鲜的,晒干了还好存放。
过年的时候蒸年糕,蒸枣饽饽都用的着,我昭昭真长大了,想的很周到!”
闯关东的时候,韩赵氏年纪不小了,还记得祖籍胶东过年是要蒸枣饽饽的,每当过年,她也会蒸上一锅枣饽饽,用来上供祖先。
韩赵氏越看越觉的自己孙女好看,自己家孩子,咋看咋觉得哪哪都比别人家孩子好!
她受儿媳妇影响,从来都舍不得打骂孩子,反而韩昭昭每做一点儿小事儿,就开启夸夸夸的模式。
这一点,让韩昭昭最满意了!
没有穿到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这是多么多么幸运的开局!
更何况,韩奶奶虽然认不了二三十个字,在家里实行的却是即使在后世也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
表扬比打压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韩昭昭压下嘴角的笑,她感觉越来越融入这个温暖的家庭了!
“昭昭,你捡柴的时候不用这么着急,千万别累着。你还小,累狠了不长个了。
你王爷爷跟我说了,到冬天实在不够烧,可以低价从收购站买些烂家具木头回家烧火,到时候咱只出个收购价就行,花不了多少钱的。”
说到花钱,韩昭昭灵机一动,故作无意的给她奶透露一点儿“小道消息”。
“奶,我听关爷爷他们聊天,说是政府还得实行新政策。
说是咱们国家这几年生的孩子可多了,地还是那些地,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以后怕是啥啥都得限量,弄不好还得靠发行票券,好多养活些人口……”
她小嘴叨叨叨的,有的没的叨咕了一大堆,说者有意,听者也有意。
“听说有的地方盐,布,棉花,糖啥的已经有钱都买不到,得用票,这说法闹不好还是真的。
看来存钱不如存东西靠谱!让我再想想……”韩赵氏忧心忡忡,她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过去的几十年,军阀、国民党、日本人你方唱罢我登台,你来我往政权交迭,简直一天一个政策。
鬼子来了刮地皮,国民党政府也不做人,一会发行这币,一会儿发行那券,弄得物价飞涨,钱毛的吓人,老百姓都不知道咋过日子了。
经历过这么多,吃了好几次闷亏之后,原本憨厚的韩赵氏却明白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存钱不如存东西!坚决不做守财奴!
钱说不定啥时候就会变成废纸,(她谁都没敢说,她还存着一千多万法币砸手里没花出去呢!)东西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