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张家老祖,清水仙人

地仙正道 新叶道君 2124 字 1个月前

竹林隐士,风吹动,竹叶轻摇,涛声阵阵,鹿鸣双仙。

清水和白露是一对结伴同修的道侣,白露对外显童女相,清水则是童男相。

道侣,既是一同修道的同伴,也是彼此依靠的好友,关系亲密更胜凡间夫妻。

道侣相互扶持,互相济度,多为两人,也有多人结伴修行。

在修行路上,谁也不敢说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种种阻碍,是一人难以解决的,这时就要靠道友帮扶了。

比如渡劫这等极其隐秘之事,关系到身家性命,往往会拜托道侣护法,在渡劫之人最脆弱的时候,替他阻拦一些意外。

是以,道侣比夫妻更可信,比知己更难得,非要是彼此相知甚久到足以交托性命的程度,才有可能结为道侣。

竹林并不在书院内,而是位于书院的后面。

整整过万亩的竹林,全部生长着至少三丈高的竹子。

竹林间到处都有泉水,小溪,小渠,水流声不绝于耳。

沿途还有些小动物探头探脑,仔细瞧去,又地跑走了。

过了一段石板路,面前出现了湖泊,湖心有零零散散十几个小岛,小岛之间都搭建了细细长长的浮桥,通体都是竹子做的,没入水下的桥桩也是如此。

浮桥曲折蜿蜒,只容两人并肩而过,踏着浮桥能感受到湖面吹来的阵阵凉风。

此时日头已高,阳光正好,湖面水波莹莹,反射着阳光。

一片蓝天竹海倒映其中,置身水面回廊上,身边都是竹海,水面倒映着蓝天,一时间竟有着人在天际的错觉。

水天之间,唯有脚下回廊,身边栏杆,还有前方的小岛,而四周全是竹海。

白色的鸥雀展开双翅,扑棱棱地拍打着,低低地贴着水面飞过,细长的喙不时扎入水下,啄食小鱼,发出哇哇地鸣声。

顺着水上长廊一路走来,经过好几个湖心小岛。

岛上都有宫观建筑,有丹房,剑炉,经楼,赏荷厅,凉亭等建筑,都有浓厚的前朝宫廷样式,美观大气。

“鹿鸣书院果然跟前朝宗室有关,野史有云,前朝国灭前,十二公主并七皇子,在乌衣卫的护卫下,带着宗祠神主衣冠南渡。算算时日,书院那时已有雏形,还没有而今这般规模。”

“这帮遗老遗少最后南逃,相必是搬空了国库,即便那时国库没多少钱粮,内库总还是有的。有了这许多银钱支持,足以使得任何一家书院兴盛……而鹿鸣书院发迹时间,恰好吻合,就连地点也相差不大。”

“前朝颓势,并非朝夕之功,而是早有预兆,前后历经六十年动荡,大厦将倾,宗室中人不可能看不出来,相必早就准备好了退路……各种迹象都有所显示,这歌推论并不离谱。”

“若是鹿鸣书院本就是宗室中人预备的一条退路,就说得清了!”

正思索间,隐约听到左前方不远处传来琵琶声,铮铮有力,似是军乐。

于是就循声而去,这里的道路曲折蜿蜒,周迅也乐得在此转悠,又走过一座拱桥,绕过几座厢房,终于来到琵琶声传来之处。

这里应是一处花园。

四周都是开满水墨色的梅花树,池水都是墨汁,除此之外,再无旁的花草,这片天地仿佛就是一幅水墨画。

在墨梅树下,池水边,有一玄衣黑裳男子,约莫二十许,侧对着他,跪坐石板上,怀抱琵琶,专注地弹奏着。

他的对面,一位少年公子哥儿,同样跪坐于石板上,右手拄着下巴,听得入神,不时拿着折扇,“哒哒”,敲击着节奏,听到感人处,更是潸然泪下,似乎触动了心弦,想到了悲伤之事。

一曲又一曲,两人一奏一听,恍若无人,更不曾顾及到旁听的周迅,或许是发觉了,但不愿中断这场演奏。

周迅也是随意找着一处还算平整的岩石,拭去尘埃,侧躺下来,一同听琵琶声阵阵。

良久,曲终,人未散。

听曲的那少年公子哥已是泪流满面,感叹道。

“老祖的曲艺,可以入药了。听着这一天的曲,我的病都去了三分。”

弹奏的男子抱着琵琶站起身来,笑道。

“你这小子,生得好一张巧嘴,说吧,这回又准备打什么主意?先说好,我这里可没有什么丹丸给你吃的!”

那少年郎却道。

“说不知这八百里内鹿鸣书院隐居着两位仙人,老祖您清水丹房的名头犹在白露仙子之上,怎么就匀不出几葫芦的灵丹妙药给晚辈尝尝鲜?”

他却是打着清水仙人炉中丹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