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七又受伤了,后背被骑枪拍了一下,一条暗红色红肿清晰可见。
走运,那厮没来得及上马,是站在地上挥打的,朱老七的马快卸掉大半力度,这才避免重伤。
相比于胜利,这点小伤真的也无所谓,涂抹药膏几日也就好了。
战场一片狼藉,死了的安静躺尸,敌我两方的伤员散落在战场上无力哀嚎。
姚定邦调派人手清理战场。
自家伤号集中在大轱辘车旁,厚厚的毛毡铺着,两名军医忙的满头是汗。
三十几个鞑靼战俘被绑着,丢在一旁,暂时无人搭理。
两个班的战士对战场敌人挨个点名,死了的扒衣服,活着的看情况,能救的就救,没希望的就补一刀,然后继续扒衣服。
北疆物资稀缺,死人身上的皮袍也是好物件,不能浪费。
涂抹药膏,包扎完毕,朱常瀛重新穿好衣服,活动双臂有些酸痛,感觉并无大碍。
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水囊,朱常瀛灌了几大口,嘴里的血腥味总算寡淡了些,精神也为之一振。
站起身,朱常瀛探视伤员。
一眼扫过,5死21伤,没有悲伤只有惋惜。
每当这个时候,朱老七总是会避免与战士眼神对碰,他不怕人骂不惧人恨却看不得那些忍着痛苦却对他崇敬的眼神。
唉,还是心太软,他做不得黑了心的煤老板。
天近黄昏,战场打扫完毕。
毙敌147俘敌34,缴获马匹131,解救女人45,各类皮货合计488张,另有盐茶米面锅碗瓢盆等各类物资。
打疯了追击逃敌的德日勒归来,去时十五人却只回来十二个。
他以为他行其实他不行,不要他去追他偏不听,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与鞑靼人作战,追击是大忌。
朱老七对蒙古帝国欧亚战争多少有点了解,攻城靠外援野战就玩边后退边转身骑射那一套,好像叫什么曼古歹战术。
欧罗巴的铁甲骑兵就是这么被玩残的。
追,追毛线。
对鞑靼战术,朱老七早想好了,就学冠军侯。
找到他们的营地,抢光他们的女人孩子,烧光他们的牲畜帐篷,逼着他们来打而不是四处寻找他们的主力。
互相抢呗,大明好歹有个长城,鞑靼人有城可守么?
不服,就打他三十年!
“走吧,回水泡子屯过夜。德日勒,你不会不欢迎我们吧?”
“恩人!”德日勒带领族人扑通一声跪地,泪流满面,“鹿灵在上,您的大恩大德,水泡子屯没齿难忘!”
朱常瀛起身,将德日勒扶起。
“回家吧,这里不安全,鞑靼人随时可能回来。”
大队启程,沿着来时路返回。
此战大胜,然而姚定邦的神色却轻松不起来。
“殿下,经初步审问,这伙鞑靼人来自嫩科尔沁郭尔罗斯部,来的人不少,大概有两千人左右。”
蒙语科尔沁,意为射手。嫩,指嫩江。
嫩科尔沁部,泛指游牧于嫩江中下游的蒙古部族,具体一点,也就是后世的通辽、白城、大庆、齐齐哈尔一带。
据情报,嫩科尔沁可分四大部,科尔沁本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
这个郭尔罗斯部,放牧地大约在大庆至哈尔滨一带。
游牧部落居无定所,活动范围极大,远超一般汉人想象。
许多南方汉人总是骂北人无能,怎么就干不过北方胡人?
其实是没见识过北方地域何其广大空旷,跑百里路人毛都不见一个,就问你慌不慌?
而朝廷中的决策者偏以南人为多,坐镇中枢指点江山,人人自比诸葛亮。可人家诸葛亮那是亲临战场的,凭他们也配同孔明相比,我呸!
“逃走了一队人,势必引起鞑靼人警觉,集合人马前来报复。臣恳请殿下,明早便急行军,尽快赶至伯力同项鹏飞部汇合。”
“你说的对,我们的人手是少了些,不足以对付两千人。不过你不认为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么?”
“土着不愿归附永宁,就是因为此地太平,没有坏人。几日前我还为此发愁呢,结果坏人就来了。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在帮咱们?”
“……殿下所言极是,有德者天助之。只是日后要打这样的突袭战怕是难了,这伙鞑靼人太过大意,完全没有防备。”
“嗯,你说的也对。”朱常瀛转头看队伍之中的女人,“她们来自几个村屯?”
“还没有来得及问呢。”
“要问,而且要一个一个的送人回家!”
姚定邦一脸便秘,“殿下,这个事交给德日勒去办就可以了吧?”
闻言,朱常瀛不禁拿眼狠狠瞪这厮。
“我们要做好人,你不去送,人家怎么知道好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