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舟号飞船及相关技术资料被正式交付给航天局后,国内的航天人们迫不及待的展开了拆解研究工作。
他们对整艘飞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负责载人航天项目的周工对飞船的性能和状态表示非常满意。
他认为只需要对飞船内部进行一些简单的改装和调整,就可以完全满足载人的需求。
此外飞船的载重量也让周工感到无比满足。
以往在执行太空任务时,燃料携带问题总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现在由于飞船设计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腾出来的空间可以携带更多的月球实验装置和设备。
既然已经定下了国内航天的首要任务是载人登月,那么国内航天界自自然拧成了一股绳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整个计划进行的颇为顺利,各个环节都按照预定的时间表稳步推进。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江辰偶尔前来视察,解答一些飞船的技术细节以外,没有遇到问题限制和困扰。
然而相较于计划的顺利进行,宇航员选拔工作则需要稍稍费点功夫。
由于是国内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其复杂性和风险性都远高于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
毕竟地月之间的距离接近40万公里,这漫长的旅途中充满了未知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周工作为登月项目设计师,决定将整个登月工程分成两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先尝试使用梦舟号飞船前往地球轨道,进行适应性训练。
包括飞船的操作、太空环境的适应等,为后续的登月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等积累了经验后,再启动第二阶段,梦舟号前往月球,执行正式的登月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登月工程的安全性,周工还决定准备第二艘梦舟号飞船同步发射,并定留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作为应急备份。
这样一旦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如主飞船出现故障或宇航员需要紧急救援时,备份飞船就能迅速响应,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支持。
这样的安排也得到了江辰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