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航天员选拔

昊天制作的宣传视频当中也引入了这一技术概念。

位于基地中心的,是一个巨大的柱状结构,这个结构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保持静止。

通常作为能源装置和飞船控制系统的所在地,是飞船的核心部分。

宇航员的生活区和工作区则巧妙地围绕这个中心装置不断旋转。

这种设计的典型代表就是赫尔墨斯号,它通过旋转为宇航员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且适宜的重力生活环境。

而更富有想象力的科幻迷们,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设计,他们进一步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提出了永恒号的概念,这是一个不断转动的环形结构,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飞船内部模拟出了重力环境。

还有更跳脱的科幻迷,他们的想法更加大胆。

他们设想在飞船外侧安装巨大的控制力矩陀螺装置,通过这种装置的不断旋转,来模拟重力环境。

江辰此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同步轨道上完全静止是完全不现实的,想要实现人类上太空,那么模拟重力环境是必须的。

不是飞行器自身,就是各类穿戴装置。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江辰认为,将南天门设计成柱状结构,并使中心装置正对着地球。

通过中心装置旋转产生离心力从而模拟重力环境,无疑是当下最可行且最优的选择。

采用这样设计的话,未来的扩建阶段也更好实现,也有利于宇宙飞船与基地的对接。

南天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另一边的载人航天事业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国内在航天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歇,早在十年前神舟五号就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从一人到两人,再到三人,今年已经是第三次送三位航天员上太空。

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雄厚实力,还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生动的太空授课,演示了在失重环境下的一系列物理现象。

在送人上宇宙方面,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