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禹治水二

天子榆冈一脸的无奈道:“这也是!”

榆罔接着言道:“所以我才说要因时因地制宜,父王可还记得那个在壑明俊疾提出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大禹吗?”

天子榆冈立时一拍脑门道:“怎么把这小子给忘了!”

同时又有些担心道:“大禹还是太年轻了,我怕他不能服众,要是鲧伯在就好了!”

榆罔一只手揉着下巴,一只手举着天下水脉图念叨道:“年轻好啊,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现在天下一统,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皆在缓慢的推进之中,虽然巫医和巫师被分配到了各个部落,用以促进各个部落的融合,但是这种方法还是太慢了,如果我们将少典学宫、辟雍学宫、阪泉学宫三地学习的各部落的学子们统一起来,成立一个机构,负责航运、治水、建堤,不仅能够很好的治理洪水,而且无形中还可以促进各部落的交流与协作,岂不两全其美!”

天子榆冈闻言,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那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你来统筹管理了。”

榆罔一时有些感慨道:“父王身边的治世能臣还是太少了,在这方面,我们真不如白手起家的轩辕部落啊!”

天子榆冈不禁扶额道:“又咋了?”

榆罔命人拿来了一张最新绘制的天下舆图,指着天子榆冈治下的一座座城池道:“现在整个大荒都在发水灾,每座城池有多少难民、多少物资储备、多少伤患,我们又有多少货船可供调用、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不是吗?”

天子榆冈盯着天下舆图思索了一会儿,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从哪里琢磨出来的这些门道,我记得少典学宫没有这门学科啊?”

榆罔笑道:“这可是杂学,几乎融合了大荒各个学科,是我这些年游历大荒各处,观察那里的风土民情,一点一点的琢磨出来的。”

天子榆冈一脸欣慰的拍了拍榆罔的肩膀道:“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在,我这心里总算平衡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