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赶紧谢绝“多谢县太爷的一番好意,只是在下年龄尚小,之前还答应师傅,要去侍奉他老人家。而且本人更多的还是想往圣贤书上发展”。
朱国梓拈须点头道“言而有信,不错。不过,并不影响,本官不比其他,你的功劳本官是一定不会埋没的,你想往仕途上发展,只是年龄尚小,且没有功名,如果报功后,朝廷能够恩赏一个例贡,可入南京国子监学习,可以省下埋首数年时间,那就再好不过了”。
显然朱国梓以为所有人提到圣贤书,本意都是向往仕途高位,张鹿安也不想过多解释,赶紧离席拱手致谢。
张鹿安重新安席后,又出声道“在下还有一事可言,那些阵亡的将士们,不管是刘百户,还是义勇们,抑或是绿林好汉们,此次表现都是好样的,希望国朝能够加以好好的抚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国梓想到了阵亡的刘师吉,因此也是面色凝重“这个本官会为此力争的”。
一场饭局吃的平平淡淡,饭后于七、于六等人即带着朱国梓赏赐的一千两返回了栖霞。
张鹿安也回到了自己在福山的家里,白雪哭着迎出来的。张鹿安不禁感慨:如果自己不幸阵亡,也会有很多人会伤心难过,会有人重新流落街头。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保护身边人。
然后又去看望了战斗中受伤的陈利昭、许由和李大勇,好在均无大碍,当晚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后,张鹿安和张捡、阴六挤在一起睡了一晚。
大明朝廷制度简要一点来说:除非特殊钦定情况,县里奏本应该提交州府;州府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书写自身意见,上报省布政使或者巡抚处,再由巡抚上报中央内阁处,内阁初步审议后,提交通政司,通政司再和内务府沟通,上报皇帝,提请朱批意见,出意见后再层层下发。一般情况下,底层政府是够不上资格给皇帝直接上书的。否则明末的大明尚有333个府州,1138个县,493个卫,359个所,大小官员都上书直达天听的话,皇帝不得忙死?
朱国梓根据朝廷制度,写好了报功题本,然后派人快马传给了直属上级,宁海州知州李鸣环处。几乎与此同时,登莱巡按王道纯的题本也已经从海路直接发往京师。
李鸣环近几天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时而憎恨吴安邦的跋扈难治,时而唾骂各地的卫所兵不堪使用,时而噩梦担心福山陷落,时而又梦见叛军已经兵临宁海城下。需知道,此时的宁海城内除了董国柱值得信赖外,吴安邦不帮倒忙就算好的了,远远比不上以前,之前毕竟还有李仁全和王倓所部在宁海,都是为人克勤克俭,忠孝有礼之人。
州同李士标眼睛看着李鸣环,这位一向端庄中正的上官,如今明显焦急不安。李士标也是感同身受,是那种对于自家身价性命的一种担心。
正在两人彷徨之际。白天也已经关闭城门的宁海州,西门外,一个大明信使来到,大呼开门。守门官吴忠孝,不敢开门,但是还是派人把人,起吊到城墙上。信使兴奋地大喊道“福山大捷,官军大胜”。顷刻间周围兵丁迅速轰动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喜气洋洋的。
吴忠孝觉得不能大意,也许是叛军的阴谋诡计,他怎么也不相信,福山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守得住。就想把信使给抓起来,然后交给吴安邦亲自审讯后再说。
正巧这个时候,吏目魏世达巡视到此,见状赶紧过来,一把夺过信使掏出来放在手里的题本,当场验过了封口、印章、关防等确认无误,即刻拿着题本飞奔州衙而去。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吴忠孝。
吴忠孝反应过来后赶紧安排信使到吴安邦处,让吴安邦自己来决定如何处理。
李士标眼睁睁的看着魏世达跌跌撞撞的跑进来,还以为叛军攻城了,双手开始颤抖起来。
只见魏世达边跑边喊“大捷,福山大捷啊”。
真是喜从天降!
喜悦的神情顿时布满两位李大人的脸上,欢快的气氛顿时充满整个州衙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