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夫跑来陆天明办公室叫苦。
在送走北方小县参观团之后,接待费马上就出来了。
北方小县参观团在山南前后三天,光是吃喝费用,就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多万。如果算上他们的来往车票机票费用,包括山南县赠送给他们的纪念品之类的,总费用已经突破百万大关。
这才是一个二十几人的小参观团。
如果按照这种规格继续下去,山南的财政很快见底。
谢逸夫愁眉苦脸道:“陆县长,这样搞下去,我估计全县很快就会连工资都发不出去。”
陆天明惊疑地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谢逸夫为难道:“事实就是这样。陆县长,您清楚,我们的财政收入有限。而接待开支又是一个无底洞。现在我们就是有一座金山,也架不住这样消耗。我来,是想请陆县长考虑一下,能不能缩减开支。”
“陆县长,你看看啊,这些参观团你来我往的,他们自己不掏一分钱。在我们山南白吃白喝,临走还要白拿。我不是对县委的决议有意见,我是考虑到我们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陆天明突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对汪书记的工作有看法?”
谢逸夫连忙否定道:“我没这个意思。我主要是想请领导考虑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更合适的路。”
山南财政紧张,这是多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弊病。
财政紧张,书记却仍然要求县里要发扬一个利人利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掏干净口袋,也要让客人满意。
“谢局长,这项工作是汪书记亲自在抓的工作。我们必须配合汪书记的工作。有困难我理解,但是,你要想办法克服困难。”
谢逸夫叫苦,并非县里真的穷得叮当响了。
至少,汪浩带来的资金,还有很大一部分躺在账面上睡觉。
汪浩已经暗示了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他带来的发展援助资金。
然而作为下属的谢逸夫,焉能不知道汪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