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什么叫四川?
许多人或许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提及“四川”这一地名,但对其背后的由来却并未深入探究。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一起了解“四川”这一名称的由来。
四川名称的起源
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
“四川”这一名称并非直接来源于字面意义上的“四条大河”,而是源于古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在唐宋时期,我国采用的是“道路制”,唐朝称为“道”,宋朝称为“路”。北宋时期,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陕路”被进一步细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这四个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简称“四川”。这一划分始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治所分别为今天的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
官方正式使用
“四川”一词作为行政区划的略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的诏书中。此后,宋朝设置了“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这些官职都是中央派驻到川峡四路的官员,他们也都将这一地区简称为“四川”。
元代的正式确立
到了元代,中央行政机构称为中书省,而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则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正式设立了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设在成都。这一行政区划的确立,标志着“四川”这一名称正式成为官方使用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沿用至今。
误解与澄清
尽管“川”字在汉字中的本意通常与河流相关,如“名山大川”中的“川”,但“四川”的“川”在此并非指具体的河流,而是指平原,即“平川”的“川”。这一理解有助于我们纠正对“四川”名称的望文生义式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