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争霸,本来就是有人干风光的活儿,有人当幕后英雄,术业有专攻,角色随时可能切换。
反正眼下诸葛亮的本职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刚刚回到合肥,就赶上大哥给主公送来秘奏,他当然也要帮帮场子,一起参详参详。
来到车骑将军府,刘备直接就把诸葛瑾的奏请摊开,请诸葛亮细看,还随和地点评:
“孤还奇怪,子瑜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特地来请示对辽东的攻坚处置。孤明明已经全权托付于他,给他假节钺之权,一切可以自便了。原来是想放过公孙康,这事儿倒确实大,该大家一起议议。”
诸葛亮一边听主公简述,一边快速扫了一眼大哥的秘奏,也立刻抓住了重点。
确实,主公给大哥的授权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那些怎么治理幽州和渤海郡、在当地施展什么钱粮税赋政策,都可以自行决定,主公完全不过问。
过去半年,大哥在这些方面也确实做得非常好。渔阳边市榷场的组织,对草原诸部物资的调度统筹利用,都有如开挂一般,解决了幽州汉民原本面临的缺粮问题。
如今的幽州不用问冀州买粮,也能靠自身的粮食产量和买入的牛羊肉乳制品养活自己了。合肥这边的刘备阵营高层,谈起这事儿每每都觉得叹为观止,佩服得不行。
至于幽州那边,军事上打仗怎么打,战略战术层面,就更不可能请示合肥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备隔着两千里,怎么可能知道前线的瞬息万变,那是断断不能微操的。
但是唯独有一件事情,诸葛瑾如果要做出调整,那是必须请示的,也就是对其他诸侯的处置意见和敌我态度。
换言之,如果用现代语境类比一下,在紧急情况下,国防也是可以授权下面各级随机应变防御的,但外交绝对不可以让下面的人随机应变,一切决策必须出自中枢。
诸葛瑾可以决定怎么打公孙康,但他无权自己决定放过公孙康,这项权力永远只属于刘备一个人。
诸葛瑾看完大哥秘奏中简述的理由后,也审慎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主公,我以为家兄此论,倒也张弛有度,可以支持……我并不是帮家兄说话,实在是就事论事。”
刘备欣然一笑,跟诸葛亮随和说道:“孤岂能不知先生是就事论事?若非出于公心,岂会不等孤细细垂询,就主动倡议。”
刘备拍了拍诸葛亮的手背,也没再多说什么,连眼神交流都没有,但仅凭气场氛围,两人就能知道,其中的信任是非常彻底的。
诸葛亮若非知道刘备如此任人唯贤,用人不疑,他也不会说得这么铁口直断。如果换一对君臣关系,这样说话绝对是犯忌讳的,但在刘备诸葛亮之间就不存在这些事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诸葛亮也就洋洋洒洒,直接开始分析细节:“主公所言甚是,家兄建议放过公孙康本人,留条活路,也是考虑到这样做对大汉最有利。
公孙康一旦死了,那些扶余、高句骊和其他东北诸胡,就会各自为战,也会抗拒汉化。将来中原抵定之后,再想整顿周边蛮夷,也多费一些手脚。
而如果对公孙康不谈,不和,只以武力驱逐、诱导将其逼走,依我推算,扶余国王尉仇台是公孙度女婿、公孙康姐夫,必然会收留小舅子。
若是将来公孙康壮大后,在扶余国内推行汉化,帮助尉仇台改革官制、改良民生农牧。等多年之后,我们再以追击公孙康为名,进攻扶余国,则扶余全土必然顺利汉化,被大汉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