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车骑将军来了,青天就有了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697 字 4个月前

辛毗拿到诸葛瑾的条件后,大致问了一下执行细节,揣摩清楚该怎么跟袁谭说之后,就马不停蹄走了。

四天之后,身在临淄的袁谭,就接到了辛毗送来的文书。

“诸葛子瑜这究竟是何意?佐治你还是直接说吧,这条文看着如此冗长,谁耐烦细看。”

袁谭看了几眼那些过于细节的条款,就有些头大,让辛毗直接挑重点的说。

反正他现在已经摆烂了,已经做好了一两年内,逐步被刘叔接管边防的心理准备了。

这也算是一念天地宽,心态转变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轻松些。

后世谁见过大集团老板,是亲自一条条看合同的?还不都让法务部的帮忙解读。

辛毗连忙帮着解读:“子瑜先生的意思,就是他愿意把徐州军和扬州军此前用了数年的流刺拖网捕鱼之法,以及其他一些改造沿海渔民所用渔船的技术,统统转让给我军。

他们琅琊方面负责派出工匠、计吏,帮我们统筹规划改造,手把手教我们的工匠手艺,如果能顺利推广,青州沿海总也能额外多养活数万户渔民,节省出数万户口粮。

而子瑜先生也不白要我们多省出来的口粮,他只是要求我军,每年承诺按保底价贩卖给他们三万户的口粮。他们自会派沙船来东莱和北海沿岸的港口承运、付给我们约定的价款,可以用铜钱结算,也可给绢帛或瓷器茶叶结算。”

袁谭原本以为诸葛瑾是要一次性给他一個技术、从此每年从他那儿无偿拿粮食,那样的话他还是挺心疼的。

听辛毗一解读,原来不是白拿,而是要一个长远保证,保证每年不涨价、足量供应卖平价粮,这样就相对可以接受了。

袁谭也不废话,直截了当问重点:“他这条款里,写的价钱是多少?”

这些关键数据,辛毗一路上早就反复看背熟了,立刻应声答道:“目前出到的是每石二百钱……倒是比正常年景低了些。不过若是丰年,谷贱伤农,也卖不到二百钱一石。”

东汉在天下大乱之前,正常年景谷价在二百到四百钱每石之间波动,二百属于比较便宜的年份。

极端谷贱伤农的年份,跌破一百钱的也有,但那得是连续几年全国性大丰收的情况,非常罕见。

汉末自从天下乱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粮食便宜到二百的时候,诸葛瑾压得还是比较低的,肯定要袁谭稍微补贴一点。但诸葛瑾给了他新技术,后续还有其他合作,算是互利,袁谭也只能接受。

毕竟赵云可是在帮袁谭守他原本靠自己已经守不住的领土。

“也罢……这个价钱倒也能忍,就应了吧。”袁谭叹息一声。

辛毗连忙帮着开解,分析道:“主公不必过于担忧,既然诸葛先生承诺了每年一定会买那么多粮,价钱、销路、时间都定死了。我军完全可以学习先汉桑弘羊时设立平准仓之法,提前储备调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