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贯高刺驾

不过,刘邦并未给贯高等人刺杀的机会,在邯郸简单停歇之后,刘邦便率军返回了洛阳。

汉八年十二月(前199年1月),就在刘邦刚刚抵达洛阳后不久,叛逃匈奴的韩王信在得知樊哙已经率军撤走后,再度联合匈奴部落南下进攻代国。

刚刚就封代地,根本没有什么才能的代王刘喜,得知匈奴大军南下,竟然没有做丝毫抵抗,便弃国逃回了洛阳。见到兄长如此无能,刘邦一怒之下将其贬为了合阳侯,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代王,因刘如意年幼,刘邦又拜陈豨为代国代丞相兼任巨鹿郡郡守,督统赵、代两国边境军队防备匈奴。

陈豨乃战国末年魏国宛朐县人,刘邦在奉命西征时,陈豨率领五百人,于宛朐县归附刘邦,此后跟随刘邦西入关中,多次立下战功。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时,陈豨与樊哙、周勃等元从功臣一起封侯,乃是刘邦麾下最早封侯的一批将领。

小主,

韩信灭魏之后,向刘邦请求援兵攻打代国,刘邦派张耳率三万军队增援韩信,陈豨则以游击将军的身份率领一军归入韩信麾下,此后跟随韩信伐代破赵,又东攻齐国,刘邦称帝建国后,陈豨又参与了平定燕王臧荼的战争,因功被封为阳夏侯。

作为刘邦麾下的泗砀元从嫡系将领,陈豨可谓忠心耿耿,战功卓着,而且统兵能力极为出色。正因如此,被匈奴和韩王信频繁南下劫掠搞得头疼不已的刘邦,才放心将代、赵两国的军队交给他。

陈豨在谒见刘邦领受印信之后,由于曾经在韩信麾下作战的缘故,在前往代地就任前,便又前去拜见了韩信,依礼向其辞行。韩信虽然看不起樊哙等人,但对于曾经的旧部还是比较看重的,两人相谈甚久,直到天色已晚,陈豨这才离开。

陈豨坐镇代地之后,匈奴虽然依旧时常南下侵扰,但有陈豨统率军队抵御,总算使得匈奴再也无法突破边防深入内地。见此情形,刘邦总算是松了口气,不必再为战事发愁。不过边境长期的摩擦,却让朝廷负担加重了不少,对于刚刚立国,经济尚未恢复的汉朝来说,这又是一件让刘邦头疼的事情。

汉八年(前199年)二月,刘邦听闻长安未央宫和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等建筑已经营建完成,于是亲往关中查看,发现建筑全都十分壮丽,想到如今朝廷财政紧张,便有些生气的说道,“天下初定,百姓困苦,成败尚未可知,为何修建如此壮丽的宫殿!”

萧何回答道,“正是因为天下还未完全平定,才应该抓紧修建宫室,天子代表着全国的尊严与权力,宫室不壮丽就不能显示权威。何况,如今修建完毕,后世便不必再行扩建了。”

刘邦听了这番解释,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于是下令将都城从栎阳迁至长安,并命丞相萧何以下文武官员全都将办公场所自洛阳迁往长安,淮阴侯韩信也被迁至长安。

当初决定迁都长安,部分官员本就不太支持,如今正式迁都,难免拖拖拉拉,以致前后耗时两月,仍有部分官员没有前往长安。为了督促迁都工作,刘邦于同年四月东巡洛阳。

这时,代地再次传来消息,又有匈奴部落南下劫掠。朝廷财政本就紧张,为了应付迁都便已是捉襟见肘,如今听到边塞战事又起,刘邦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一日,刘敬前来拜见,刘邦趁机询问对策,刘敬回复道,“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早已被连绵战争搞的疲惫不堪,而冒顿单于坐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很难用武力予以制服;冒顿弑父自立,却将父亲的许多姬妾留在身边,如今又兵强马壮,想要用仁义道德来说服他,也不太可能。因此,臣认为只有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才能化解匈奴的威胁,只是担心陛下不能做到。”

刘邦问道,“只要事情真的可行,有什么不能做的?只是该怎么做而已。”

刘敬于是建议道,“陛下如果能将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冒顿知道这是陛下的女儿,一定会将大公主作为正妻,生下的儿子也必定是太子,并将君位交给他。为何如此?因为匈奴穷困,必然贪图我朝的丰厚财礼罢了。陛下只需用一些多余的钱财来赏赐匈奴,顺便派能言善辩之人以礼节来开导他便可以了。

如此一来,冒顿在位,便是我朝的女婿;如果他死了,陛下的外孙就是匈奴君主。哪有外孙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如此即便不用军队也可让匈奴逐渐臣服了。如果陛下不舍得派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者其他女子假冒公主,一旦被探知,恐怕就难以被立为正妻,反而没有这些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