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夜幕的掩护,一艘艘小船强行冲滩,将一船船的士兵送上了岸。
可是,那数百士兵才刚刚趟着水,拖着被河水打湿的鞋袜爬上黄河堤岸的时候,一大片骑兵就冲了上来,连刺带撞,将他们又赶回了河滩上。
可这当这些士兵回到河滩上的时候,渡他们过河的船只早就已经掉头返回北岸了,此时正航行到黄河中心位置。
困在河滩上的黄巾军士兵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能任由敌人的骑兵射杀,不停的发出哀嚎。
而樊稠部下的骑兵则是轮番上前,用携带的制式弓弩向河滩攒射。
由于黄巾军都拥挤在河滩上,樊稠的士兵不需要瞄准,只需要朝着有人喊叫的方向随意发射弩箭,就可以射杀到敌人。
张梁军就这样像添油一样,一波波的向对岸运兵,又一波波的被樊稠消灭,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夜。
但是,即使樊稠军能压制敌人,可士兵和马匹的体力却消耗的很严重。天亮时分,张梁军已经开始在河堤上占据了不小的一片阵地,和樊稠军处于对峙态势了。
就在张梁打算亲自上船,到对岸指挥作战的时候,牛辅派出的援兵也到了。
樊稠一见援军到达,立刻对黄巾军发起了冲锋。凭借装备和人数上的优势,樊稠军一举将已经占领了河堤的黄巾军又给赶回了河里,让敌人再次死伤一片,落水者不计其数。
再次遭到打击的张梁不得不放弃了从延津渡河的企图,暂时收兵,回到北岸继续造船,以便组织更大规模的渡河作战。
而就在张梁和牛辅、樊稠鏖战的时候,董卓却自率大军,从濮阳附近渡过了黄河。
这支大军中不光有董卓的东郡兵马,还有从豫州退下来的汉军,以及兖州其他郡县派出的一部分地方部队。林林总总,大约有两万多人。
董卓多年征战,粗通兵略,也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于是他不等大军完全渡河,便率领先头部队直扑漳水南岸的邺城。
此时守在邺城的黄巾军数量不多,只有千余人。而且此时的邺城还不是后来的“六朝古都”,更不是一座雄城,因此根本挡不住董卓军的攻势。
董卓的先头部队只是做了两轮试探性的进攻,便发现了黄巾军人数不足的弱点。
于是董卓便不再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开始打造攻城器械,等待后续大军上来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