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余悦一身绯红官服,手捧账册,立于百官之前。
她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户部尚书便跳了出来,声如洪钟:“皇上,这后宫女子干政已是牝鸡司晨,如今更是要插手朝廷财政,岂非乱了纲常!”
他这一嗓子,如同点燃了炸药桶,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是啊,皇上,这女子懂什么治国之道,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
“后宫不得干政,祖宗规矩不可破!”
反对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余悦却面不改色,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冷笑。
她等众人喧嚣稍歇,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诸位大人所言,无非是女子干政,祖宗规矩。可祖宗规矩可曾说过,女子不能为国效力?诸位大人可知,国库亏空几何?百姓赋税几何?户部账目,臣已查阅,其中…”
余悦将账册摊开,指着其中一处,声音陡然提高:“此处支出,名为修缮河堤,实则…呵呵,诸位大人不妨猜猜,这笔银子究竟去了哪里?”
她目光如炬,扫过一众官员,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心虚之色。
户部尚书更是脸色铁青,指着余悦怒道:“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将相关官员叫来一问便知。” 余悦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
就在这时,江禹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上,臣弟以为,余姑娘所言句句在理,这账目确实…值得推敲。”他顿了顿,又道,“况且,余姑娘的改革方案,臣弟也看过,确实利国利民。”
江禹此言一出,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众人纷纷议论,有人说王爷被这女子迷了心窍,也有人说王爷此举是火上浇油。
余悦看了江禹一眼,心中五味杂陈。
他的支持对她来说是助力,但也让她陷入了更深的漩涡。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继续陈述自己的方案,却听殿外传来一声通报:“太后驾到!”
众人皆是一惊,余悦心中暗道:这才是真正的暴风雨前夕啊……
太后驾到,百官跪地,山呼万岁。
余悦随着众人行礼,心中却波澜不惊。
这老妖婆,这个时候来,摆明了是要给她下马威。
江凛起身,亲自扶起太后,语气恭敬:“母后怎么来了?”太后慈眉善目地一笑,却透着几分威严:“哀家听说,今日朝堂之上,好不热闹,便来看看。”她目光落在余悦身上,意味深长:“这位便是余姑娘吧?哀家久闻大名。”
太后这番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藏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