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急,先看看他们的投石的情况,同时让人去石桥西面挖陷马坑,就算最终不得不放弃石桥,也不能让叛匪那么容易过河!”
“是,父亲!”
在李自华走后,李仕奇习惯性地沿着江岸检查阵地与安慰前线的将士。
他的这些将士有很多是他从南直隶舒城县老家招来的,里面有不少人不仅是他的同乡,还是他的亲戚。
自从天启三年被调入川贵平叛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去。
六年多时间飞逝而过,其中有不少人已经战死在历次平叛之中,而活下来的人,也大多选择了娶川贵女子为妻,算是在哪征战,家就安在了哪里。
也不知道战事结束之后,还能否返回故里。
现在朝廷要在贵州新设五卫二十五所,不知道是否会被留下来屯边。
而且,就算朝廷愿意让他们返乡,他李仕奇和他下面的一众将士愿意放弃这里的家庭、官位和丰厚的土地奖赏吗?
很显然,别说下面的将士了,就连他李仕奇也不愿放弃。
他现在的官位是四川参将兼四川都指挥使司佥事,要是留下来,很可能会是五个卫其中一个指挥使,而且还很可能会是世袭的卫指挥佥事,跟原先的土司宣慰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虽然大明现在的军户地位很低,但并不影响他李仕奇这个高级武将,也不影响他的后人考取功名。
有了世袭的卫指挥佥事和大量不用缴纳税赋的土地,就有了充足的起家资本,李仕奇自然不太愿意返回南京担任一个没什么油水的虚职。
更为重要的是,南直隶不会分他那么多的土地,而且也没有什么土地可分,身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新设卫所,说不定哪天朝廷还会把原先的卫所给裁撤了也说不准。
所以,李仕奇的心中更愿意留下来瓜分奢安之乱后的胜利果实。
故而面对对面正在强攻自己阵地的奢安叛匪主力,李仕奇自然不可能让他们攻下遵义城,也不可能让他们再轻易逃跑。
又打又拉,等来贵州援军,从而彻底剿灭奢崇明和安邦彦这两个匪首,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要是顺利击杀或俘获两人,那他李仕奇很可能会被评上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