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艰难的撤军之路

当然,曹文诏也不会让所有大军都停驻在开平卫不动,而是向四周派出大量的哨探,随时掌握建奴大军的去向。

因建奴是要东归,所以曹文诏往南北方向派出的哨探最多,几乎占了总哨探数量的八成。

在开平卫等了将近三天后,曹文诏大军终于等来了建奴大军的消息。

正如曹文诏所预料的那样,建奴准备穿过闵安山与骆驼山之间的宽广峡谷,过开平卫返回辽东。

而位于南屏山与卧龙山之间的开平卫,是漠南蒙古左右翼之间的一个重要通道与分界点,加上滦河在此经过,怪不得蒙古人要在此建立上都。

在曹文诏发现建奴大军的同时,建奴也很快发现了前面盘踞在开平卫的曹文诏大军。

这让本就不堪杨麒大军撕咬的黄台吉,立时感觉头昏目眩,差点从战马上摔下来。

在努力稳住身形后,黄台吉那发达的脑袋瓜子马上开始思考如何顺利返回辽东。

没错,不再是奢想带着数量庞大的汉人包衣与大量拖着劫掠所获物资返回辽东,而是尽可能少的人员损失顺利返回辽东。

进攻喀喇沁的时候的确是有近八万大军,但将镶红旗与镶白旗派回辽东后,大军一下子少了一万多人。

再加上进入宣府后的损失,现在的大军只剩下六万来人。

虽然数量上要比明军多了一万人,但明军大多数以逸待劳,而他的大军却是远征的疲劳之师。

六万对五万,在以前的确很有信心击溃他们,但在宣府内连吃了两场败仗后,黄台吉与他的一众高级将领们却再也没有如此足的信心。

面对现在这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自己又有一大堆累赘的局面,黄台吉只是犹豫了不到一刻钟后,心里便有了决定。

很快,他喊来了各旗旗主与蒙古诸部的首领们,言简意赅地下达了他的命令,杀光所有汉人包衣,带不走的粮草和布匹一把大火全部烧掉。

虽然其他人心里十分不甘,但在严峻的形势逼迫下,还是决定服从黄台吉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