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仅可以使年羹尧和敦亲王等人失去民心,还能够彰显皇帝的宽容大度。
“如此甚好,那就依你所言。”雍正对甄嬛的建议表示赞赏,同时内心却暗自警惕起来。
一个能够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嫔妃,其智慧和手段着实不容小觑。
然而,作为皇帝,他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即使是自己宠爱的妃子也不例外。
毕竟,权力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无数的阴谋与算计。
尤其是甄嬛每一次在雍正面前都表现得在政治方面极为聪慧敏锐,这让雍正不禁心生忌惮。
他深知,一个过于聪明的女人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因此,尽管表面上他对甄嬛越发器重,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暗暗提防她。
甄嬛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了雍正的心思,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能为皇上分忧,实乃嫔妾之荣幸。”
数日后,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敦
亲王竟然主动向那群文官们道了歉,态度诚恳至极。
此举令众人大为惊讶,原本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
而雍正则顺水推舟,给予了敦亲王丰厚的封赏,以表彰他的悔过之举。
与此同时,敦亲王福晋得知自己的儿女即将被接入宫中生活,心中虽然充满了不舍,但面对皇命也只能无奈接受。
而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的发展,实则都在雍正和甄嬛的精心策划与掌控之中......
数日过去,敦亲王福晋竟然亲自登门拜访甄嬛,恳请她帮忙向雍正求情,撤回之前所下的旨意。
甄嬛表面上答应会尽力相助,但随即话锋一转,劝说起福晋应该顺从圣意。
她无奈地表示,即使身为母亲,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是无能为力,只能让孩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小主,
甄嬛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费尽心思去迎合雍正的心意。
她甚至提出要利用孩子作为筹码来威胁敦亲王。
明明知晓这只是男人之间的权力争斗,却不惜借助女性的痛苦来解决问题,其手段之阴险狠毒实在令人咋舌。
此后不久,敦亲王请求为已逝的生母温僖贵妃加封贵太妃的尊号,而与此同时,年羹尧也在上表时提及了同一事项。
雍正立刻洞悉到两人之间存在勾结,顿时怒火中烧。
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施压方式,然而,雍正深知此刻并非铲除他们的绝佳时机。
在此期间,雍正始终派遣果郡王全力搜集年羹尧犯罪的确凿证据。
终于有一天,果郡王成功拦截下了敦亲王寄给年羹尧的密信。
雍正知晓敦亲王和年羹尧企图谋反,他看向窗外的景色,终于到了算总账的日子了。
第二日,从西北请安的折子来到了御前。
雍正在看到折子上四个字写错的时候,勃然大怒,除了将表书原样退回以外,更是将其近臣革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