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人造卫星发射(02)

白色的烟雾像雾霭一般环绕在SS-18“撒旦”火箭周围,经久不散。

那是因为温度低于零下180度的液氧和液氢在注入火箭内部时,导致周围的空气急剧降温而形成的。

正在进行燃料加注工作的“贝加尔”团队的技术人员和雅茨克基地的维护人员神情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最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的就是燃料泄漏导致的火灾,而液体燃料加注时发生的事故,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一旦操作失误,整个雅茨克基地的地下设施都可能在瞬间化为乌有。发射控制中心里的鲍德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密切关注着燃料加注的过程。

“真是让人紧张啊。”

“‘贝加尔’团队的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很多次这样的操作了,我相信他们的实力。”

我回应着宋载东的话。

在鲍德温看来,“贝加尔”团队的科学家都是顶尖人才。众所周知,在航空航天领域,俄罗斯和美国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两极。

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在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但想要赶超美国和俄罗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以我的眼光来看,人类目前的航空航天技术还相当原始。不过,人类居然能利用火箭技术突破地球引力,这一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在你看来,人类的技术或许还很原始,但我们现在也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才能把你设计的那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啊。”

我在心里回应着人工智能“哈斯”的话。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利用“哈斯”提供的先进技术,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航空航天产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与研制超级电池和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同,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和产业需要更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需要攻克更多的技术难题。

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我才在绿山基地秘密建造了航空航天研究中心,并让鲍德温和他的团队与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合作,为将来的计划做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燃料加注工作终于进入了尾声。

“地下燃料加注库工作完毕!”

随着工作人员的汇报声响起,鲍德温等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也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第一步成功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监控画面显示,连接在SS-18“撒旦”火箭上的加注管道开始逐一脱离。

“目标追踪雷达启动!”

“导弹发射井开始供电!”

发射控制中心里的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操作,他们的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这些工作人员在雅茨克基地还是核导弹基地的时候,就经常进行模拟发射训练。

现在,是他们展现训练成果的时候了。

“SS-18‘撒旦’火箭即将发射,请所有地下设施内的人员立即撤离至D-3区域。重复一遍,所有地下设施内的人员……”

发射控制中心里,指挥员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基地。

SS-18“撒旦”火箭是世界上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导弹,其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火焰足以摧毁周围的一切。

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所有人员撤离完毕后,SS-18“撒旦”火箭的发射井开始缓缓打开。

发射井的井盖由厚厚的特种合金制成,即使是地毯式轰炸也无法将其摧毁。

雅茨克基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遭到敌人攻击的情况,即使基地被摧毁,也依然能够发射核导弹进行报复。

轰隆隆的巨响声从地下传来,就连发射控制中心都能感觉到轻微的震动。

“终于要开始了。”

弗里曼和金泰春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