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需求

首先,要尽可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为倾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和他人交谈时,可以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选择相对安静、舒适的场所进行交流。如果是在无法避免嘈杂的环境中,要通过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眼神聚焦在对方身上,用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专注于对方的话语,排除周围的噪音干扰。当我们为倾听营造了专注的环境后,对方也能感受到我们的重视,更愿意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

摒弃预设判断和偏见,以一颗开放、接纳的心去倾听他人。无论对方的身份、观点与自己有多大差异,都要先抱着了解的目的去听,而不是急于评价。例如,遇到与自己政治观点不同的人发表看法时,不要一开始就反驳,而是试着去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基于怎样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形成的,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对方的思维世界,挖掘出他们话语背后的需求,同时也可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运用积极的倾听技巧

1. 给予反馈

在倾听过程中,适时地给予对方反馈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方式让对方知道我们在认真听他们说话,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回应,如“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然后呢”等,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例如,在客户向销售人员反馈产品使用问题时,销售人员如果能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时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并回应“您说得很详细,我在听,请继续”,客户会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重视,更愿意详细地说出问题所在以及自己期望的解决方案,这就为销售人员更好地解决问题、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了便利。

2. 复述确认

为了确保自己准确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将对方所说的内容复述一遍,向对方确认。比如,朋友说:“我最近真的好累啊,工作上任务超多,还要照顾家里,感觉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你可以回应:“你是说现在工作压力大,又要兼顾家里的事,所以特别疲惫,对吗?”通过这种复述确认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对方知道你在用心倾听并理解了他的话,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理解偏差产生的误解,进一步深入了解对方具体的需求,比如是需要一些工作上的建议,还是生活上的帮助等。

3. 提问探究

适当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但提问要注意方式和时机,避免过于尖锐或打断对方的思路。比如,同事在谈论一个项目遇到的困难时,你可以问:“那你觉得造成这个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或者“你有没有尝试过什么解决办法呀?”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对方进一步阐述,我们就能更全面地掌握情况,更好地理解对方在这个项目中真正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是资源方面的支持,还是技术上的建议等。

关注非语言信息

在倾听时,除了留意对方所说的话语内容,还要关注其非语言信息,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等,这些往往能传达出更多深层次的情感和需求。例如,一个人皱着眉头、语气低沉地说着自己最近挺好的,那显然话语和表情、语气是矛盾的,说明他可能并不像说的那样好,或许是遇到了不想说出来的烦心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更温柔、关切的询问,去引导他说出真实的情况和需求。再比如,对方在说话时不停地摆弄手指、眼神游离,可能表示他有些紧张或者对这个话题不太自在,那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交流的氛围和节奏,让对方放松下来,更顺畅地表达自己。

同理心的运用

同理心是理解他人需求的核心要素,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和处境。比如,下属因为一次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了,心情很低落,向你倾诉时,你要试着想象自己处在他的位置,面对那样的批评会是什么感受,就能更好地理解他此刻需要的可能是安慰、鼓励,或者是一些如何避免类似失误的建议。通过同理心,我们能跨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真正触及对方内心的需求,让对方觉得我们是懂他的,从而建立起更深厚、真挚的情感联系。

在不同场景中运用倾听理解他人需求

家庭场景

在家庭中,学会倾听是维系亲情、化解矛盾的关键。夫妻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产生分歧,比如一方想要换个更大的房子,另一方觉得现在的房子也挺好。这时候如果双方都能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需求背后的原因,想要换房子的一方可能是觉得空间小了不利于孩子成长或者老人偶尔来住不方便,而觉得房子挺好的一方可能是考虑到经济压力等因素,通过倾听和理解,就可以共同探讨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比如等经济条件更允许的时候再换房,或者先对现有房子进行一些合理的改造来增加空间利用等。

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比如在选择兴趣班或者未来职业规划上。父母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替孩子做决定,而不倾听孩子内心的喜好和需求,很容易引发亲子间的矛盾。但如果父母能耐心倾听孩子为什么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或者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就能给予更合适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