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国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略显严肃:“小沈,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甚多。尤其是资金分配和监督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和麻烦。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阻力会来自哪里?”
沈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郑建国在提点自己。他略作思考,答道:“书记,我认为阻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配合度不高,二是资金监管的透明度不足。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项目执行必然会困难重重。”
郑建国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说得不错。记住,做事固然重要,但在这个位置上,更重要的是会看人、会用人。人心顺了,事情自然也就顺了。”
沈放心中一震,连忙点头:“谢谢书记的提醒,我一定谨记在心。”
三天后,沈放随县扶贫工作组一同前往几个乡镇调研。他清楚,这不仅是一次履职的机会,更是建立基层人脉、积累经验的重要一环。
调研的第一站是县城南部的青山镇。镇政府门口,乡镇领导班子早早地站成一排迎接,其中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格外热情。他是乡长李建军,表面上彬彬有礼,但沈放早已从前世的记忆中对他有所了解。这个人擅长左右逢源,表面功夫一流,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敷衍了事。
“沈秘书,欢迎啊!您可是县委办的得力干将,这次来调研,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李建军一边说,一边亲自为沈放打开车门,热情得过了头。
沈放微微一笑,语气温和:“李乡长,扶贫项目是郑书记亲自过问的重点工作,我只是过来了解情况,希望大家实事求是,不用有太大压力。”
“那是,那是!”李建军连连点头,但语气中带着些许敷衍。
调研过程中,沈放很快发现了几个问题。扶贫款项迟迟未到,部分村民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停滞状态。他没有当场点破,而是耐心听取汇报,将每一处问题都详细记录下来。
当晚,沈放主动约见李建军。两人坐在镇政府的小会议室里,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藏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