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轩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大盛地图。
他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点上——周府学府。
“就是这里!”他语气坚定,仿佛找到了迷失已久的答案。
南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秀眉微蹙,疑惑不解:“学府?这和边境战事……” 话未说完,便被柏宇轩打断。
“学府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人才,才是国家真正的基石。”柏宇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边境告急,一时之需固然可以用兵,但长久之计,在于培养出更多能文能武,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他踱步到书桌前,拿起一份学府的报告,眉头紧锁。
“目前的学府,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府如何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人才?”他将报告重重地摔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南诗雅的心也跟着一沉,她知道柏宇轩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这关系到大盛的未来。
柏宇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新……”他喃喃自语,脑海中灵光一闪,“必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他立刻提笔,在纸上写下“改革学府,培养创新人才”几个大字。
“第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他一边写一边说道,“第二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府。第三步,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创新研究。”他写得飞快,仿佛要把所有想法都倾泻出来。
南诗雅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柏宇轩奋笔疾书,眼中充满了钦佩和担忧。
她知道这个计划的实施将会面临重重阻力,但她也相信柏宇轩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他的目标。
“笃笃笃……” 书房的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进来的是周学府的一位元老,他脸色凝重,语气焦急:“大人,学府里出事了!”
两年之期转瞬即逝,曾经暮气沉沉的周府学府如今焕然一新。
柏宇轩站在学府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身后的南诗雅,眼中也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大人,您提出的‘研讨式教学’真是太妙了!”孙新教师激动地走到柏宇轩面前,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论文,“学生们现在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积极思考,勇于质疑,你看,这是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很多观点都非常新颖!”
李学生头目也走了过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大人,自从学府引进了新的实验器材,我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们现在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动手实践,这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曾经反对柏宇轩改革的周学府元老,此刻也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懊悔。
他没想到,柏宇轩的改革竟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一位家长拉着赵家长走到柏宇轩面前,感激地说道:“赵兄,多亏了你当初支持柏大人!我的孩子现在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也突飞猛进!这周府学府,真是不一样了!”赵家长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柏宇轩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将大盛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诗雅,你看……”柏宇轩指着学府内一处新建的楼阁,正要说话,却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楼阁的屋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