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诗雅话音未落,书房外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一个侍卫跌跌撞撞地闯入,跪倒在地,高呼:“大人!边关告急!” 柏宇轩心下一沉,边关告急?
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迅速冷静下来,边关战事紧急,朝中却暗流涌动,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柏宇轩强压下心中的疑惑,沉声问道:“详细说来!”侍卫连忙禀报,边关小股敌军骚扰不断,似在试探大乾虚实。
柏宇轩深知,贪官污吏盘踞多年,朝中不少官员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推行的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此时边关告急,恐怕并非偶然。
果不其然,新政推行举步维艰。
吏部尚书李御史阳奉阴违,户部侍郎王大臣更是公然反对,各个衙门消极怠工,新政几乎陷入停滞。
柏宇轩明白,赵贪官虽已伏法,但其党羽依旧根深蒂固,他们如同躲藏在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
“看来,有些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柏宇轩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他连夜召集一批清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官员,绕过李御史和王大臣等旧势力,直接下达指令,将新政的关键环节交由这些官员负责。
他深知,人心可用,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支持新政,那些旧势力便不足为惧。
他鼓励官员们大胆创新,勇于任事,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这些官员深受鼓舞,他们早已对旧势力的腐败行径深恶痛绝,如今有了柏宇轩的支持,他们更加充满干劲,新政的推行速度竟然比之前更快,效率也更高。
南诗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柏宇轩的钦佩之情更甚。
她知道,柏宇轩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这盘棋,关乎着大乾的未来……
她走到柏宇轩身边,轻轻地为他披上一件外衣。
柏宇轩握住她的手,只说了一句:“帮我研墨。”
南诗雅看着柏宇轩在堆积如山的公文中运筹帷幄,决断如流,仿佛一切难题在他面前都迎刃而解。
他冷静的头脑、果断的行事风格,以及那份心系天下的胸襟,让她深深为之倾倒。
爱意在她眼底流淌,汇聚成温柔的光芒,静静地笼罩着柏宇轩。
她亲手准备了一桌精致的饭菜,每一道都饱含着对他的关怀。
柏宇轩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南诗雅,四目相对,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感受到她浓浓的爱意,心中一暖,疲惫也随之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