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前一步,盈盈施礼:“两位老先生,评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不断完善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听取各位的意见,共同制定出更合理的标准。”她顿了顿,又道,“而且,评级并非强制执行,而是鼓励医馆自愿参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医馆,又何惧评级呢?”
南诗雅的几句话,既维护了柏宇轩的颜面,又给了传统医家一个台阶下。
陈太医和王老中医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南诗雅巧妙地化解了这场争论,她看向柏宇轩的眼神充满了崇拜,柏宇轩也回以赞许的目光。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柏大人,草民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正是之前在医馆看病的孙病患者。
孙病患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众人面前,老泪纵横:“柏大人,您这医馆评级好啊!草民之前被庸医误诊,差点丢了性命,多亏了您整治医馆,才让草民捡回一条命啊!”他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孙病患者的出现,如同导火索一般,引爆了更多患者的共鸣。
他们纷纷涌入太医院,讲述自己被庸医坑害的经历,控诉着医馆的乱象,声援柏宇轩的改革。
汹涌的民意,让陈太医和王老中医等人措手不及。
他们没想到,柏宇轩的改革竟然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支持。
随着患者的支持声越来越大,朝廷也开始重视这一制度。
皇帝特意召见了柏宇轩,询问医馆评级的情况,并表示了支持。
有了皇帝的背书,柏宇轩的改革更加势如破竹。
一些开明的传统医家看到形势,也开始动摇。
他们意识到,一味地抵制只会让自己被时代抛弃。
部分传统医家决定尝试按照柏宇轩的标准改进医馆。
他们重新装修了医馆,购置了新的医疗器械,规范了诊疗流程。
这些转变,让其他抵制者开始重新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