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诗雅的妙计如同久旱甘霖,为教材编写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提议,将县学中成绩优异、对新学有兴趣的学生招募进来,协助编写教材。
这些学生对新知识充满热情,又熟悉本地情况,正是合适的人选。
柏宇轩当即拍板,开始在县学中进行选拔。
起初,招募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不少学生踊跃报名,编写团队迅速壮大。
新招募的学生们干劲十足,为教材的编写注入了新鲜血液。
柏宇轩将教材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负责,并定期进行指导和审核。
看到教材编写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柏宇轩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原先编写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之前召集的编写人员,有些因为家中有事,有些因为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陆续离开了编写团队。
眼看着教材编写进度严重滞后,柏宇轩的压力越来越大。
他焦头烂额地四处寻找合适的编写人员,但人才的匮乏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教材的缺口却越来越大,柏宇轩的焦虑也与日俱增。
“这样下去不行!”柏宇轩烦躁地将手中的稿件扔在桌上,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
南诗雅见状,轻轻地走到他身后,为他按摩肩膀。
“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她柔声安慰道。
柏宇轩叹了口气,“可是,路在哪里呢?” 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充满了迷茫。
南诗雅的手停了下来,她看着柏宇轩疲惫的神情,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
“或许……”她欲言又止。
柏宇轩转头看向她,“或许什么?” 南诗雅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早点休息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书房。
柏宇轩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更加烦躁。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语:“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突然,他猛地转过身,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也许……” 他拿起桌上的笔,眼神坚定,“只能如此了……”
柏宇轩彻夜未眠,桌上的灯火摇曳了一整夜,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亲自参与教材编写。
白天处理政务,巡视农田,晚上则伏案写作,修改稿件。
柏宇轩几乎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这场教育改革之中。
短短几天,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双眼布满血丝,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南诗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无力劝阻。
她知道,柏宇轩的内心有一团火,为了大业,为了百姓,他可以燃烧自己的一切。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柏宇轩的身体和精神都逼近极限。
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甚至有一次在巡视农田时差点晕倒。
南诗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束手无策。
她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想办法帮柏宇轩分担压力。
这天傍晚,南诗雅带着几位陌生的访客来到了县衙。
“柏大人,我给你带来了一些帮手。”南诗雅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
柏宇轩强打起精神,疑惑地看向那几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