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长,学生通过研习古今中外的一些着名案例战例,发现很多着名战例都是以少胜多,并且很多将领也可以以少敌多,大多是有两个原因,一是麾下有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二是在作战时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以中国古代为例,各个强盛的国家和势力,都有自己的震慑敌人的精锐部队,在战国时,魏国在开始时可以称雄,在于其训练之精锐魏武卒,齐国之后可以击败赵国,在于齐国的技击之士,秦国之后能称雄在于锐士,到了隋末,李世民能称雄战场,也有其在秦王府训练出来的精锐,这种精锐部队往往在战场情报侦查中获得先机,并在关键战役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赢得战斗的胜利。
而这些精锐部队,最开始时人数都不多,都是通过一些特殊部队总结经验后推而广之后建立的精锐部队,战争的人虽然不同、利用的武器也不同,但是战争的核心从来就没有变过,古代战争是如此,现在战争也一样。
我们的特种作战部队就类似于古代的这种试验类型的种子精锐部队。
并且在现代因为有了更好的兵器,实行特种族战的部队还可以单独发挥一些更大的作用,
一是在战前用来对敌人的侦查,经过特殊训练的精锐,获得情报要比一般人肯定要齐全和完整可靠;
二是借助现代兵器,精锐射手可以在远距离对敌人长官进行斩首,这对敌人指挥部署和士气的打击都会非常大,并且成功率还会比较高;
第三,执行某些敌后的特殊任务,必然不会动用大部队,而精锐的小部队在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实现战略战术目的;
第四,攻击之矛也会成为守卫之盾,因为知道怎么进攻,所以在防守时也会更加周全,在面对敌人的精锐进攻时,也可以实现更好的防守。
对于出奇制胜方面,学生认为,特种作战相对于正规作战而言就是奇兵的存在,是正规作战的极大补充,正规作战为正,特种作战为奇,作战时最好的效果就是出奇制胜,韩信暗度陈仓等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我们如果也能有一只随时能作为奇兵的部队存在,也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实现出奇制胜的效果。”李志坚就如同演讲一般,洋洋洒洒说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