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劝罗三娘(上)

男人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乘车而过的贵人跟他们的家仆。

“三娘,自小你就很聪明,知道现在大明底层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咱们华夏人,没人是傻子。咱们崇尚的,永远是将有限资源拿出来,由天下强者一起去竞争攫取。

科举也好、军功也罢,目的都是为了将有限资源最大的利用化。

现在,朝廷的正德皇帝,虽然也没办法完全解决地方上分配不均的问题。但他很认真的选择了将大明这块饼做大,然后限制住国中大族、世宦他们在关内的攫取。

关内现在的环境,算是最好的。

当吏员进入科举行列,当工匠可以考功,当世兵不在了,大家的目的就被解决七七八八了。

各种苛捐杂税,也从中枢消失。

当然,还有一些不知所谓的混蛋,那群人会用律令来整顿。但藏富于国民的理念,已经正式被是提出:天命、天理二者拆分之后,原本宋世以来混乱的三教合流,被彻底厘清。

圣天子作序,河清海晏,关内已经宁了。

但人是会增长的,现在皇帝还有余力,想要尽可能多的为大明增加底蕴。

交趾作为明初的第十三布政司,你觉得能丢吗?”

女子闻言,只是轻笑:“曲师兄,十多年不见,没想到你居然成了这般遮掩的人?忆往昔,你说话可都是直来直去的。弯弯绕绕,可不是你的作风。”

“嗯。确实,人都是会变的。”曲师兄苦笑道,“天子有言:世事无恒,为变易永恒。谓之儒者,非是抱残守缺,唯有学礼而僵化之人,才言守缺。

何哉?只因此法廉价,眼高手低之辈,妄图扼杀能人而自立中流。

谓世人言此为中庸?

谬矣!何为中庸?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自视不足,兼收并蓄,剪除矛盾,去芜存菁,革故鼎新,以致太极。”

曲师兄看着罗家三娘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神情,叹了一声:“当初留于大明,我也觉得大明哪哪都不好。

可当你走出了大明,你就知道,大明是哪哪都好。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对比?

从小我们觉得哪哪都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看你也听不下去,说点我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