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授勋(下)

这一次的唱名,朱厚照并没有安排太监来唱名,而是安排皇家军事学院的优秀学生来唱名。

他们带着憧憬和激动,看着每一个能到场的前辈,在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嘉奖之下,带上了绶带勋章,挂在新制武功礼服上,而露出希冀。

未来,他们也想成为其中一员。

之后,他们会被照相,然后在上等能带图片的报纸印刷下,让全天下人都知晓,大明又有了多少名臣良将。

至于新式武功服,则是基于明代曳撒的基础上改良的服装,朱厚照还为了能方便学子穿衣,进行了上衣下裤的拆分。

毕竟现在军队都剪短发,要打仗哪有空梳理发型和清洁,短发最方便快捷。

一切,实用至上。

反正没头发也没事,可以带帽子,冠礼的冠,就是帽子,束发也只是方便戴冠固定的。

所以,这群授勋的将军们,也都是带着礼服形制的“忠靖冠”。

本来这个冠,不该这么早出现,毕竟这是嘉靖时倒腾出来的。

但朱厚照在设计礼服的时候,深感自己的审美能力有弱点,索性就让文臣们一起出力,最后选出了朱厚熜设计的“忠静冠”,并在此基础上改良。

毕竟要契合军事学院学子平日里使用,那么首先就不能太过高,不然武服就得宽袍大袖。

所以,朱厚照选择将之缩短高度,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上下,并且为了契合头型,弧度就比原版忠静冠大。

原版后侧二山变成前面,也缩短。

因为是乌纱混纺,铁丝支撑的缘故,前头可以别国徽。

因此改名为忠靖冠。

就是朱厚照一边给他们授勋,一边看这套衣服,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可能是后世的习惯吧,穿衣的时候基本上是对开,眼前着武功服因为拆成上衣下裤,所以右衽是直接缝制,给人一种交领感觉,但实际上这是缝死的,袖子类似于后世的“唐装”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