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中国有句古话

宗教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对于大明以外的土地,宗教却是最好,也是最快统合他人意识的手段。

不得已而用之。

所以,朱厚照汉化的这一批宗教,都是进行了系统性编纂和修改的。

不过,传教传教,需要有人才能传教。

武力是一回事,要仍然信仰宗教,首先的传教士,要自己先信。

这就是迪亚克最大的难题。

那就是,呆在中原的翻译教授们,不愿意返回泰西。

用他们的话说,泰西那是什么地方?蛮夷之地!

有我们在东方日子过得舒坦吗?

在大明,每天给翰林院和锦衣卫打工,一天还能荤素搭配的吃得饱饱的,回去之后能干什么?

成家立业?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往高处走,泰西那种烂地,谁爱去谁去,连屎尿屁都处理不好的垃圾地方,回去也是苦逼的日子。

就这样,在大明境内,所有被锦衣卫和翰林院带走的传教士,超过七成,选择皈依佛教或者道教,剩下的三成确实有信仰坚定的主儿,但他们哪怕在翰林院和锦衣卫内,都是属于最苦逼的岗位。

出了事,立刻就会拿他们顶包。

至于剩下的传教士?

你可能能在矿洞附近发现他们的——尸体,有的干脆就找不到,毕竟很多危险矿洞,都是拿蛮夷的命去当人柱力的。

不死上几十上百个,你很难完成一条可以稳定产出的矿道建设。

尤其是现在,汉人的命金贵,死一个,官府要找你麻烦,家属要闹你赔偿,若是没死,那你还得支付未来的疗养费,哪怕是开矿,你也负担不起。

所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物色和宣传,井成鸣有点无奈的发现,除了被矿难吓傻了的鲁马地区传教士能快速抛弃天主和玛利亚外,剩下的各种教派,各有自己的坚持,死活不愿意转入他的门下。

反而是一些倭人,他们愿意接受洗礼。

漫说这些倭人怎么来的?

自然是,已经开启了倭国劳务输出。

直沽港、营口港两地,是倭国劳务输出渤海登陆指定地点。

直沽上来的倭人,会安排隔离,确定没有多少问题,立刻拉到西山去采矿,等煤矿道建设完毕,又会沿着铁路,朝着西边和北面不断出卖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