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阐天释道(五)

“阴阳交汇,相制相竞。”王守仁眼中灼灼:“所以陛下您在准备做的后续,就是为了保证哪怕华夏大明换了根基,也得保证皇族姓朱。”

“谁知道呢。分封出去的诸王,自会庇护宗家。”朱厚照打了个哈哈。

王守仁不再多言。

华夏早就摆脱了封建,但朱厚照却重启封建,真的是简单的为了扩张疆域吗?

他是为了架构新的食物链,食物链越复杂,哪怕你摘了其中一环,它都不会崩溃。

民、官、贵,生产者、捕食者、分解者。

古往今来,莫如是啊!

这个贵,已经换了几个称呼。

先秦诸姬,两汉两晋的士族,南北朝隋唐的世家,宋明清士大夫。

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在,一直在,一直变换头面,孜孜不倦分解着捕食者尸体,然后自己吃一部分,繁衍一部分,返还一部分。

只是因为繁衍极其消耗能量,所以贵们数量要么杂而不多,要么就一脉单传。

富不过三代,三代之后要么叫做贵,要么变成民。

朱厚照,就是在想办法,让大明皇室,变成贵,变成分解者,或者干脆成为根基的一份子。

这就是他对皇位的负责方式。

王守仁与朱厚照的讨论,让人耳目一新,王艮隐隐有所感悟。

朱厚照停了后续的言谈举止。

因为他知道,王守仁完成了对他思维方式的解构。

那么,接下来所有的内容,都很轻松能用这个时代的语言替换了。

这就是原生文明的强项。

外来之人,带来的学识,很轻松就会被本地同化。

华夏人,从来不是一个儒家囊括的。

只是为了减少内耗,华夏的食利者,选择了共同披上儒家的皮。

里子,先秦诸子百家的精华。

否定儒家可以,但你不能否定诸子百家。

而且,解构一个文明体系,反而是华夏人的强项。

接触,交流,起底,扬弃,反哺,粗壮主干,开枝散叶。

华夏的底层,是小农意识,自私自利的个人。

华夏的高层,是中央集权,大公无私的集体。

或许在执行的时候,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你感觉厌恶。

可你换个想法,集体就是一个人,个人就是一个细胞。

细胞各有职责,分工明确,那一个个有问题的东西叫做坏死的细胞,白细胞自然会分解他们。